[发明专利]一种触头包裹式引弧结构及一种触头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2643.9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0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侯学强;郑鹏;夏刚强;陈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电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64 | 分类号: | H01H1/64;H01H1/54;H01H9/44;H01H9/34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吴万华 |
地址: | 325619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裹 式引弧 结构 机构 | ||
一种触头包裹式引弧结构及一种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触头板上固定有与其结构相吻合的引弧板,引弧板采用铁磁性材料,且所述引弧板上形成有包裹口,触头对应设置在包裹口内侧。其优点在于,将触头设置在包裹口内侧,从而实现引弧板对触头的包裹,使得触头四周均有磁场力的保护,在磁场作用下能够推开电弧,从而保护触头减轻电弧伤害,同时引弧板与触头板的结构相吻合,能够尽量保证引弧板与触头角持平,从而避免电弧弯道移动,可以让电弧顺着引弧板平滑移动,从而快速地把电弧引入灭弧装置,有效提高断路器的分断指标和触头的带电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的灭弧引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触头包裹式引弧结构及一种触头机构。
背景技术
当断路器中的动静触头因电路发生短路等故障而分离时,在动静触头之间会产生电弧,该电弧延缓了开关的断开时间,降低了开关的开断性能,甚至会致使电路中的负载及断路器部件严重烧损。
因此,在触头机构中,往往会设置引弧结构,使动静触头分离时产生电弧能够迅速、顺利的被引入栅片灭弧室内熄灭。
但是现有引弧装置,要么体积大,占用空间,引弧效果不好,导致电弧在动触头与静触头的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容易造成触头烧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触头包裹式引弧结构及一种触头机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触头包裹式引弧结构,包括触头板以及安装在触头板上的触头,所述触头板上固定有与其结构相吻合的引弧板,所述引弧板采用铁磁材料,且所述引弧板上形成有包裹口,所述触头对应设置在包裹口内侧。
所述触头板直板结构,所述触头设置在触头板上表面的两端位置,所述引弧板呈与触头板适配的直板结构,并安装在触头板的上表面,且所述引弧板两端形成有与触头相适配的包裹口。
所述引弧板的四周均向外延伸出有弯折的引弧角。
所述触头板呈U型结构,包括底板部、连接部以及触头安装部,所述触头安装在触头安装部上;
所述引弧板对应呈U型结构,所述引弧板安装在触头板的底板部上,且引弧板上形成有与连接部、触头安装部相适配的包裹口,所述触头板的连接部与触头安装部设置在包裹口内。
所述引弧板的端部向外延伸出有弯折的引弧角。
一种触头机构,包括对应设置的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板、动触头、第一引弧板;所述触头板呈直板结构,所述触头设置在触头板上表面的两端位置,所述第一引弧板呈与动触板相适配的直板结构,并安装在动触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引弧板采用铁磁性材料,且所述第一引弧板两端形成有与触头相适配的第一包裹口,所述动触头位于第一包裹口的内侧;所述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板、静触头、第二引弧板;所述静触板呈U型结构,包括底板部、连接部以及触头安装部,所述静触头安装在触头安装部上,所述第二引弧板对应呈U型结构,所述第二引弧板安装在静触板的底板部上,且第二引弧板上形成有与连接部、触头安装部相适配的第二包裹口,所述静触板的连接部与触头安装部设置在第二包裹口内侧。
所述第一引弧板的四周均向外延伸出有弯折的第一引弧角。
所述第二引弧板的端部向外延伸出有弯折的第二引弧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将触头设置在包裹口内侧,从而实现引弧板对触头的包裹,使得触头四周均有磁场力的保护,在磁场作用下能够推开电弧,从而保护触头减轻电弧伤害,同时引弧板与触头板的结构相吻合,能够尽量保证引弧板与触头角持平,从而避免电弧弯道移动,可以让电弧顺着引弧板平滑移动,从而快速地把电弧引入灭弧装置,有效提高断路器的分断指标和触头的带电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触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动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电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南电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2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