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驱替过程中岩样电阻率和核磁共振联测的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3116.X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1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江佳洋;戴诗华;韩学忠;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市昂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市永昇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G01N5/02;G01N15/08;G01N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杨兰兰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过程 中岩样 电阻率 核磁共振 联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流体驱替过程中岩样电阻率和核磁共振联测的装置,包括核磁共振装置、岩心夹持器、高精度计量泵、围压阀、驱替阀、LCR数字电桥和空气压缩机,所述岩心夹持器用于夹持待检测的岩心柱塞样;所述核磁共振装置用于检测并记录岩心夹持器中岩心柱塞样的横向弛豫时间T2谱;所述LCR数字电桥用于检测岩心夹持器中岩心柱塞样的电阻值;所述高精度计量泵和空气压缩机用于向岩心夹持器内部通入驱替介质或围压介质时提供驱动力;所述围压阀用于向岩心夹持器内通入围压介质时控制管线通断;所述驱替阀用于向岩心夹持器内通入驱替介质时控制管线通断,其特征为:
所述岩心夹持器包括岩心堵头、玻璃纤维顶杆、夹持器端盖、围压无磁腔体、胶套组件和无磁电极,所述围压无磁腔体采用玻璃纤维制成,所述围压无磁腔体侧面设有一个围压入口,所述围压入口连通有围压无磁管线的一端,且所述围压无磁管线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围压阀,所述围压无磁腔体的内部用于放置待检测的岩心柱塞样,所述岩心柱塞样的外表面设有所述胶套组件,所述胶套组件的外表面与围压无磁腔体内壁之间形成围压空间,所述夹持器端盖位于围压无磁腔体的两端,所述岩心堵头与夹持器端盖同轴设置,且所述岩心堵头一端设有无磁电极,且所述无磁电极伸入胶套组件内部,所述岩心堵头的另一端延伸出围压无磁腔体的端部,所述无磁电极与LCR数字电桥电连接,
所述胶套组件包括绝缘橡胶套管、固定环、O型密封圈以及套管端塞,所述套管端塞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同轴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结合位置,所述第一连接部表面呈锥形,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直径向远离第一限位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绝缘橡胶套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套管端塞;所述套管端塞的第一连接部位于绝缘橡胶套管内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同轴套设所述O型密封圈和固定环,所述O型密封圈位于所述固定环与第一限位部之间,且所述固定环与第一限位部将O型密封圈压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围压无磁腔体上设有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位于围压无磁腔体的两端位置;所述夹持器端盖包括有进口夹持器端盖和出口夹持器端盖,所述进口夹持器端盖螺纹连接于围压无磁腔体的进口端,所述出口夹持器端盖螺纹连接于围压无磁腔体的出口端,所述进口夹持器端盖中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出口夹持器端盖中部设有第二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岩心堵头包括进口岩心堵头和出口岩心堵头,所述进口岩心堵头同轴设置于进口夹持器端盖的第一安装孔内,且进口岩心堵头的一端伸入胶套组件内部,所述出口岩心堵头同轴设置于出口夹持器端盖的第二安装孔内,且所述出口岩心堵头的一端伸入胶套组件内部,所述岩心柱塞样位于进口岩心堵头和出口岩心堵头之间;所述进口岩心堵头中部设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有驱替介质注入管线的一端,且所述驱替介质注入管线的另一端连通驱替阀,所述出口岩心堵头中部设有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有驱替介质流出管线的一端,且所述驱替介质流出管线的另一端延伸至外界大气,端部下方放置量筒,以收集驱替介质,所述第三流道用于排空岩心夹持器出口端位置的水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出口岩心堵头上设有对称的凸起部,所述出口夹持器端盖上开设有凹槽部,当出口岩心堵头同轴套设至出口夹持器端盖的第二安装孔内时,所述凸起部可嵌合至凹槽部内,以实现出口岩心堵头周向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无磁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固定连接所述进口岩心堵头伸入胶套组件内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一电极内部空心,所述第一流道与第一电极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电极固定连接所述出口岩心堵头伸入胶套组件内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二电极内部空心,所述第二流道、第三流道均与第二电极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靠近岩心柱塞样的端面上设有导流槽和导流孔,且每个无磁电极上的导流孔均连通相应无磁电极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市昂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市永昇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克拉玛依市昂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市永昇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311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