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钢淬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3706.2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9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金红;严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红 |
主分类号: | C21D1/64 | 分类号: | C21D1/64;C21D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20 重庆市巴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淬火 方法 | ||
1.一种复合钢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前,向淬火装置中的淬火槽体与蓄水箱内部导入适量的水源;
S2:将加热后的钢球放置于起吊机构中的放置腔体内部;
S3:通过起吊设备连接起吊机构将S2中的钢球送入淬火槽体中进行淬火处理;
S4:打开淬火装置中的电机与循环水泵,电机带动主同步轮进行转动,从而通过第一转动杆带动旋转叶片转动,进而通过旋转叶片将淬火槽体内部的水源进行混合搅拌;
S5:S4中的主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同时带动两组副同步轮转动,从而带动对应两组第二转动杆转动,在第二转动杆转动的同时将带动第一筛筒转动,从而通过支撑盘与筛板带动第二筛筒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放置腔体内部的钢球进行转动,使淬火槽体内部的水源将充分与钢球进行接触;
S6:当钢球淬火作业结束后,使用者可将电机关闭,并使用吊装设备将起吊机构整体移出淬火槽体内部,然后使用者可将淬火完成后的钢球取出并重复之前的操作进行后续钢球的淬火作业;
上述步骤S1中出现的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槽体(1),所述淬火槽体(1)的底部设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转动杆(21)与第二转动杆(22),所述第一转动杆(21)与第二转动杆(22)均转动插设在淬火槽体(1)上,所述第一转动杆(21)的上端延伸至淬火槽体(1)的内腔中并在其外侧固定安装有阵列分布的旋转叶片(3),所述第一转动杆(2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主同步轮(23),所述主同步轮(2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4),所述第二转动杆(22)设置有两组,且呈对称结构,所述第二转动杆(22)的上端延伸至淬火槽体(1)的内腔中并在其外侧可拆卸设有起吊机构(4),所述第二转动杆(2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副同步轮(25),所述主同步轮(23)与副同步轮(25)的外侧啮合有同步带(26);
所述起吊机构(4)包括支撑盘(41),所述支撑盘(41)的中部贯穿开设有通孔(42),所述支撑盘(4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筛筒(43)与第二筛筒(44),且第二筛筒(44)固定套设在第一筛筒(43)的外侧,所述第一筛筒(43)能够滑动卡设在第二转动杆(22)的外侧,所述第一筛筒(43)与第二筛筒(44)间固定安装有阵列分布的筛板(45),所述筛板(45)的下端与支撑盘(41)固定连接;
所述淬火槽体(1)的一侧连通设有水循环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钢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机构(5)包括蓄水箱(51),所述蓄水箱(51)的下端一侧连通设有第一L型管(52),所述第一L型管(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淬火槽体(1)上,且第一L型管(52)与淬火槽体(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蓄水箱(51)的下端另一侧连通设有连接管(53),所述连接管(5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54),所述循环水泵(54)的一端连通设有第二L型管(55),所述第二L型管(5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淬火槽体(1)上,且第二L型管(55)与淬火槽体(1)的内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钢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51)的一侧下端连通设有出水管(56),所述出水管(56)上固定安装有阀门(5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钢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筒(43)的内径尺寸与通孔(42)的内径尺寸大小相同,且第一筛筒(43)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二转动杆(22)的外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钢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筒(4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阵列分布的卡板(46),所述第二转动杆(22)的外侧开设有与卡板(46)配合使用的卡槽(27),所述卡板(46)能够滑动卡设在卡槽(27)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钢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45)的上端一体成型有吊环(4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钢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槽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U型支撑架(6),所述电机(24)的底部与U型支撑架(6)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钢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型管(52)与第二L型管(55)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同步带(26)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红,未经金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37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灯装置及混灯方法
- 下一篇:一种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