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固化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4111.9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6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龚上玫;廖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鑫博仕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C09J7/50;C08J7/04;C08J7/046;C08L6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陈培琼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化 保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固化保护膜,其包括基材层,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保护层、第一粘胶层、抗指纹硬化层、双固化层、OCA层、TPU膜层、第二粘胶层和离型层,所述抗指纹硬化层、第一粘胶层和保护层按照由内至外的顺序依次设置在所述基材层的第一表面上,所述双固化层、OCA层、TPU膜层、第二粘胶层和离型层按照由内至外的顺序依次设置在所述基材层的第二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固化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透明PET膜或蓝色PET膜,厚度为45~55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固化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胶层为硅胶层或亚克力胶层,厚度为10~14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固化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为高透PET膜,厚度为20~3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固化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固化层的厚度为50~6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固化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指纹硬化层的厚度为2~4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固化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OCA层的厚度为8~12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固化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TPU膜层的厚度为35~45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固化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胶层为硅胶层,厚度为12~18微米,所述离型层为氟素离型膜,厚度为45~55微米。
10.一种双固化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微凹涂布工艺将丙烯酸清漆涂布在基材层的第一表面上,通过烧烤和UV灯照射,在基材层上形成抗指纹硬化层;
(2)将双固化胶和反应剂按质量比100:7 加入胶槽调配,搅拌15~30分钟后获得混合胶液,将混合胶液加入涂布机,通过涂布机将混合胶液涂布在基材层的第二表面上,经过烘烤后形成双固化层;
(3)将TPU胶水涂布在离型膜上,经过烘干后获得TPU膜层,并且经过24~72小时熟化;
(4)将硅胶涂布在TPU膜层的表面,烘干后获得第二粘胶层;
(5)将氟素离型膜覆合在第二粘胶层上形成离型层;
(6)剥离离型膜使TPU膜层的另一表面外露,将OCA胶涂布在TPU膜层的另一表面,经烘干后获得OCA层,然后再覆合在双固化层上;
(7)选择透明PET膜或蓝色PET膜作为保护层,将硅胶或亚克力胶涂布在保护层上,经烘干后形成第一粘胶层,然后覆合在抗指纹硬化层上,制得双固化保护膜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鑫博仕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鑫博仕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41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