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灌注肝脏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4225.3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2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吕国悦;矫春宝;姜大伟;李明谦;孙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01N1/02 | 分类号: | A01N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13000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灌注 肝脏 容器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机械灌注肝脏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部设有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用于承载肝脏的容置部;伸缩运动装置,所述伸缩运动装置安装在容器本体的底部与容置部之间,所述伸缩运动装置伸缩带动容置部仿生运动;以及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伸缩运动装置的运动行程和频率,所述电源模块为伸缩运动装置和控制模块供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机械灌注肝脏容器应用于机械灌注中,可模拟、保持承装肝脏的生理环境,在达到保持肝脏运动的同时,也保证了肝脏的稳定性;不仅避免肝脏底部受压部位的灌注不均匀问题,而且避免了受压坏死的影响,并且整体结构简便可操作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机械灌注肝脏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为有效的手段,然而供体肝源的短缺是阻碍终末期肝病患者及时得到救治的首要原因。因此,对边缘供肝的充分利用是缓解目前供体肝源短缺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目前对供体肝脏的主要保存方式仍为静态低温冷保存,尽管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供体肝脏的新陈代谢和酶类的分解作用,但仍会造成肝细胞损伤,并且这种低温冷保存方法对一些边缘供肝,如脂肪肝供肝与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肝,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其严重的阻碍了边缘供肝的临床应用。
相比于传统低温冷保存方法,携氧机械灌注保存供肝是通过增加移植物在保存期间的氧气和能量供应,同时移除供肝的代谢废物,以模拟正常生理环境来减轻供肝在保存过程受到的肝损害。另外,有临床试验报道,常温携氧机械灌注可以降低50%的供肝肝损伤,提高 50%供肝使用率,延长 54%供肝保存时间。因此,供体肝脏的携氧机械灌注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冷保存对供体肝脏造成的损伤,并有望提高边缘供肝的利用率。
然而目前机械灌注多是将肝脏静态放置于肝脏容器内,与体内肝脏随呼吸膈肌运动而运动的生理条件存在差异,因而在保存过程中存在肝脏底部受压部位的灌注不均匀以及受压坏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灌注肝脏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灌注肝脏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部设有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用于承载肝脏的容置部;伸缩运动装置,所述伸缩运动装置安装在容器本体的底部与容置部之间,所述伸缩运动装置伸缩带动容置部仿生运动;以及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伸缩运动装置的运动行程和频率,所述电源模块为伸缩运动装置和控制模块供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部安装有柔性承装器,所述柔性承装器的顶部端面中部凹陷形成容置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柔性承装器包括有孔软胶垫和软胶垫。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机械灌注肝脏容器还包括容器上盖,所述容器上盖铰接安装在容置部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机械灌注肝脏容器还包括设置在容器本体内的半导体控温装置,用于调节容器本体和容置部内溶液的温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导体控温装置包括多个加热片,所述加热片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加热片维持容器本体和容置部内溶液的温度处于设定温度范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运动装置包括多个安装在容器本体的底部四角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容置部与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伸缩件同步伸缩带动容置部仿生运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中心及显示屏,所述控制中心用于控制伸缩运动装置的运动行程和频率,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所述显示屏还显示半导体控温装置的控制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4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