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64683.7 申请日: 2021-01-18
公开(公告)号: CN112618633A 公开(公告)日: 2021-04-09
发明(设计)人: 刘凤斌;陈斌;李培武;杨云英;庄昆海;潘静琳;翁森辉;何龙;杨晓军;熊文生;米红;江其龙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835 分类号: A61K36/835;A61K9/00;A61P1/00;A61P29/00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颜希文
地址: 51000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中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丁香150‑170份、木香240‑260份、吴茱萸80‑100份、沉香80‑100份、降香240‑260份、花椒160‑180份。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药物辛味以辛温为主。辛温入络,可散寒通络止痛,并引诸药入里,透邪外达。具有应用方便、价格低廉、标本兼治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腹痛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可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常会涉及到邻近的器官或组织疾病,如胃肠消化器官、肝、胆、胰腺疾病、妇科疾病或泌尿生殖器官等。另外,与某些不明原因的疾病或症状,如内分泌失调、胃肠痉挛、胰腺炎、卵巢肿瘤、过敏性紫颠等密切相关。临床上对于腹痛可酌情选用阿托品、消炎痛、硫酸镁、地巴唑等药物和针灸疗法。

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汤剂具有煎煮步骤多、耗时长,且携带不便等不足,且中药汤剂对于老幼虚弱之体、不配合服药之人、不适宜服药之症更难以发挥其疗效。西药疗法虽可以短暂缓解疼痛,但治标不治本,且副作用大,易产生依赖性,且某些药物肝肾功能不全、胃肠溃疡、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不宜服用,使用群体受限制。针灸疗法虽然能很快镇痛且副作用小,但是存在针灸师缺乏、针刺水平不一、针刺可能带来疼痛等问题。脾胃虚寒证之腹痛的西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胃肠动力药、止泻药、止吐药、5-羟色胺药物、解痉药、微生态调节剂等,其疗效亦欠理想,且长期使用毒副作用明显,患者常常不能耐受,导致病情反复,部分脾胃功能失调性症状如手足不温、畏寒等甚至无药可用。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颇具特色。中药外用散剂是将原药材或饮片研成粉末,均匀混合,分装于一定的载体中直接外用或用一定液体(水、醋或蜂蜜)润湿后调成稀糊状,黏稠适中,调敷患处的一种外用制剂。《伤寒杂病论》中有蛇床子散“温阴中坐药”,王不留行散言:“小疮即粉之”以及头风摩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疢上,令药力行”。其具有表面积较大、易分散、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便于透皮吸收等特点,且副作用小,经济,适用人群广等优点。

中药散剂外敷疗法为药物经皮吸收的机理,现代药剂学中将其称为经皮给药系统。外敷药物经皮肤吸收进入体内的途径主要有四个:一是通过动脉通道,药物通过角质层和表皮深层转运而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二是通过水合作用,中药外敷“气团藏而不泄”,敷料和药物贴敷于皮肤,在角质层形成一种汗液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得角质层含水量增加,角质层经水合作用而膨胀为多孔状态,有利于药物的穿透;三是通过表面活性剂作用,如膏药中某些药物所含的脂肪酸或环烷酸的铅盐,即所谓的铅皂,铅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促进皮肤对药物被动扩散的吸收,增加表皮脂膜对药物的透过率;四是通过外敷药物中芳香的药物如丁香、肉桂、沉香等的促进作用,这些芳香、易挥发类的药物具有促进其它中药成分快速渗透皮肤的促透作用。

中药散剂外敷疗法治疗腹痛效果显著。董氏运用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总有效率88.1%。温胃散敷脐联合西药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疗效确切,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韩氏运用理气止痛散外敷合用良附丸内服总有效率96.67%,高于单用良附丸内服90.00%。近代医家的临床研究为中药贴剂的临床使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温通经络,通达气机,散寒止痛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丁香150-170份、木香240-260份、吴茱萸80-100份、沉香80-100份、降香240-260份、花椒160-18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46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