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材运输用的辅助架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5912.7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3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尧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市月昆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7/02 | 分类号: | B65G7/02;B65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12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材 运输 辅助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运输辅助工具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石材运输用的辅助架及使用方法,包括有框架体,框架体上安装有承受台,具体的,承受台的底面设有第一弹簧和压力杆;第一弹簧和压力杆对承受台受到的力做缓冲的作用;承受台的底面设有跷跷板,且跷跷板的一端与承受台底面相贴合,跷跷板的另一端与顶板相贴合,在承受台受到重力向下移动过程中,跷跷板的一端向下移动,跷跷板的另一端在过转轴的作用下推动顶板向上移动,顶板推动推杆的一端向上移动,使推杆的另一端在第一转轴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并对卡板做向下的压力,使卡板沿着移动槽向下移动,卡板向下移动后卡板的底面贴合在石材的顶面上,从而使石材置于承受台与卡板的之间,由此,石材得到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辅助工具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石材运输用的辅助架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石材作为一种高档建筑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室内外装饰设计、幕墙装饰和公共设施建设,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石材主要分为天然石和人造石,现有的石材体积较大,在对体积较大的石材进行运输时,需要用到辅助架对石材进行固定,现有的辅助架在对石材固定时,一般利用绳索将石材捆绑在辅助上,此固定方式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材运输用的辅助架及使用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辅助架对石材的固定方式较繁琐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材运输用的辅助架,包括有框架体1,所述框架体1为L形,该框架体1一侧的顶面两端均安装有压力杆11,所述压力杆11的顶面连接有承受台12,所述承受台12的底面中端与框架体1上的跷跷板13的一端相贴合,所述跷跷板13的中端通过转轴14和框架体1一侧的顶面上设有的固定板15活动连接,所述跷跷板13的另一端与框架体1侧面设有的顶板16相贴合,所述顶板16的背面安装有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嵌入连接在框架体1侧面的安装板18上的滑槽19内,所述滑槽19内安装的复位弹簧120与连接板17相连接,所述顶板16的顶面连接有推杆110,所述推杆110通过第一转轴111与安装板18顶面设有的支撑板112活动连接; 所述承受台12靠近框架体1的那一侧上连接有垂直板113,所述垂直板113的的顶端设有移动槽114,所述移动槽114内嵌套有卡板115,所述移动槽114内还安装有与卡板115底面相连接的弹簧116,所述卡板115与承受台12相对立。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承受台12底面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弹簧119。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力杆11位于两个第一弹簧119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力杆11为现有的液压杆,该液压杆上的活塞杆的顶面与承受台12的底面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跷跷板13与承受台12底面相贴合的那一端位于两个压力杆11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板115内腔安装有真空吸盘121,所述真空吸盘121的吸附腔向下并与承受台12相对立,所述真空吸盘121上连接有接管117,所述接管117可外接真空设备,使该真空吸盘121通过接管117与外接的真空设备相接通。
一种石材运输用的辅助架的使用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要运输走的石材放置在承受台12上,在石材放置在承受台12后,石材本身的重量对承受台12做向下的压力,使承受台12向下移动并对第一弹簧119做挤压;
第二步,在承受台12受到压力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承受台12底面的压力杆11受到12的压力,使压力杆11受到压力后向下移动;
第三步,在承受台12对压力杆11受力的同时,承受台12底面的跷跷板13的一端同时受到压力,使跷跷板13受到压力的那一端向下移动,在跷跷板13的一端向下移动过程中,跷跷板13的另一端在转轴14的作用下向上移动;
第四步,在跷跷板13的一端向上移动的过程中,跷跷板13向上的那一端对顶板16做向上的力,使顶板16上的连接板17沿着滑槽19向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市月昆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市月昆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59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弃生物质碳制氢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高效热电联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