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板式挠性割台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5957.4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2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宏义;孙砺博;汪庆臣;孙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D47/00 | 分类号: | A01D47/00;A01D6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金橙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3 | 代理人: | 李梅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板 式挠性割台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板式挠性割台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割台主体,所述割台主体右侧的底部通过转轴铰接有切割底板,所述割台主体远离切割底板的一侧一体加工有第一过渡连接板,所述第一过渡连接板远离割台主体的一侧通过转轴铰接有第一仿形板。本发明通过切割底板、第一过渡连接板、第二区域、第一弹性部件、第三区域和第二弹性部件的配合,根据现场农作物种植土地地形情况,对第一仿形板和第二仿形板进行整体弹性调节,使第一仿形板和第二仿形板与土壤之间始终保持平行状态,避免第一仿形板和第二仿形板与土地之间出现过大夹角,再通过割刀底座和割刀的配合,可对土地上的农作物进行平行贴近收割作业,降低籽粒损失量,从而提升农作物的亩产收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滑板式挠性割台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收割机数量的日益增多,以及国家对荞麦和谷子等杂粮作物的扶持政策力度的加大,荞麦和谷子等杂粮作物收割机收率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新型杂粮作物收获机要满足荞麦和谷子等杂粮作物收茬低,地面高低不平,秋雨大等常态条件。目前荞麦和谷子等杂粮作物收割机收获时割刀损失率大,割茬变高,导致漏割现象的产生,降低了荞麦和谷子等杂粮作物的亩产量。为了提高荞麦和谷子等杂粮作物的收割作业质量,在收割机具上,尤其是收割行数较多的中、大型机具上,挠性割台应用十分重要,对保证荞麦和谷子等杂粮作物质量和收割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挠性割台均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当在局部坡地或不平整的地面上收割作业时,挠性割台往往与地表面不平行,形成一个夹角,影响了割台整个作业幅宽的作业质量,幅宽愈大,收割行数愈多,问题显现的愈加突出和严重,籽粒损失量增加。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滑板式挠性割台装置及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板式挠性割台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挠性割台在收割作业时,无法根据现场土地平整度进行平行调节,导致籽粒损失量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滑板式挠性割台装置,包括割台主体,所述割台主体右侧的底部通过转轴铰接有切割底板,所述割台主体远离切割底板的一侧一体加工有第一过渡连接板,所述第一过渡连接板远离割台主体的一侧通过转轴铰接有第一仿形板,所述第一仿形板远离第一过渡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顶部栓接有割刀底座,所述割刀底座远离第二区域的一侧栓接有割刀,所述第一仿形板的顶部栓接有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远离第一仿形板的一侧与割台主体侧面顶部的左侧栓接,所述第一仿形板远离第一过渡连接板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二仿形板,所述第二仿形板远离第一仿形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的顶部栓接有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远离第三区域的一侧与割台主体侧面的顶部栓接,所述切割底板的顶部一体成型有第二过渡连接板,所述第二过渡连接板远离切割底板的一侧与割刀底座的右侧栓接,所述第一仿形板靠近第一过渡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水平高度分别高于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二仿形板靠近第二区域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区域,所述第二仿形板沿切割底板的表面呈平行水平状态分布,所述第一仿形板沿第二仿形板的表面呈倾斜状态分布,所述第一仿形板的高度从左至右依次呈递减状态分布,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沿割台主体的斜面呈倾斜状态分布,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与第一仿形板的倾斜方向呈相反状态分布,所述第一过渡连接板和第二过渡连接板的形状设置为弧形板,所述第一过渡连接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仿形板的长度,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与第二仿形板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直角,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弹力大于第二弹性部件的弹力,所述一种滑板式挠性割台装置的方法;
使用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使用者需要对种植在不平整大田土地上的农作物进行收割前,首先根据现场土地的土壤地质松软情况和坡度实际情况,使用者来调整第一过渡连接板和第二过渡连接板的曲率半径和长度,更换与土壤硬度相匹配的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然后使用者再做好收割前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59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宏基因组来源的木聚糖酶及其编码基因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电路板光学检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