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晶磁芯卷绕的外径检测机构及检测卷绕外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6355.0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2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勇;李雪松;孙保安;罗杰元;严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格纳金属材料(东莞)有限公司;广州市宏耀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华电新能源电工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10 | 分类号: | G01B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富华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晶磁芯 卷绕 外径 检测 机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晶磁芯卷绕的外径检测机构及检测卷绕外径方法。该非晶磁芯卷绕的外径检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安装座、联轴器、传动轴、传动螺母、连接件、感应片、感应器、固定座、检测头和机器基座;其检测卷绕外径方法依次是确定检测原点位置,设置伺服电机的运动参数,当磁芯卷绕至碰触到检测头时,卷绕设备结束卷绕,检测头回到原点,完成一次检测。本发明非晶磁芯卷绕的外径检测只需要设置好参数,检测头按照参数运动至设定位置,不需要反复生产、调整检测;更改产品规格时只需要修改参数,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方便操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实现数字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晶磁芯卷绕的外径检测机构及检测卷绕外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外径检测机构,通常使用机械式的结构,通过人工调整限位器来控制检测头与卷针的距离,需要多次卷绕磁芯,实际测量磁芯大小来确定检测头是否调节到位,存在调试效率低下,浪费材料的问题,而且更换产品规格后仍要重复调整设置,大大限制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晶磁芯卷绕的外径检测机构及检测卷绕外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磁芯卷绕的外径检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1、安装座2、联轴器3、第一传动轴4、传动螺母5、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7、感应片8、第二安装座9、感应器10、固定座11、第二传动轴12、第三连接件13、检测头14和机器基座16;其中伺服电机1与第一安装座2固定,第一安装座2固定在机器基座16上;伺服电机1的转动轴与联轴器3的一端连接,联轴器3的另一端与第一传动轴4连接;第一传动轴4与传动螺母5内螺纹配合,将伺服电机1转动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传动螺母5的直线运动;传动螺母5与第一连接件6连接,第一连接件6与感应片8连接,第二安装座9固定在机器基座16上,感应器10固定在第二安装座9上,使感应器10可以感应到感应片8的一个位置点,该位置点即检测头14的非晶磁芯卷绕的外径检测的原点位置;固定座11固定在机器基座16上,第二传动轴12与固定座11滑动配合,第二转动轴12的一端与连接件7连接,传动轴1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件13连接,检测头14安装在第三连接件13上,使第二传动轴12跟随传动螺母5直线运动;跟随传动轴12带动检测头14运动,调整与卷针15的距离。
一种非晶磁芯卷绕的外径检测机构的检测卷绕外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步骤1,确定检测原点位置,打开伺服电机1,伺服电机1的转动使感应片8左右移动,当感应器10感应到感应片8时,伺服电机1停止转动,此时检测头14的位置为检测原点位置;
步骤2,设置伺服电机1的运动参数,控制伺服电机1转动,检测头14向卷针靠近至设置的距离,此时检测头14与卷针之间的距离即为磁芯卷绕外径大小;
步骤3,控制伺服电机1转动,检测头14向卷针靠近至设置的距离,启动非晶磁芯卷绕设备,当磁芯卷绕至碰触到检测头14时,卷绕设备控制系统接受到信号,结束卷绕;
步骤4,当磁芯卷绕至碰触到检测头14时,检测头14检测到结束卷绕信号后,通过控制伺服电机1运动,使检测头14回到原点,完成一次检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外径检测机构检测头的位置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只需要设置好参数,检测头按照参数运动至设定位置,不需要反复生产、调整检测;更改产品规格时只需要修改参数,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方便操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实现数字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外径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晶磁芯卷绕的外径检测机构及检测卷绕外径的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格纳金属材料(东莞)有限公司;广州市宏耀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华电新能源电工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北电力大学;格纳金属材料(东莞)有限公司;广州市宏耀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华电新能源电工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6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