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6717.6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0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钱超;许军;朱东林;黄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77 | 分类号: | C07D307/77;C07D307/91;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杨文文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其中,m、n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的为0或1,P为1,m+n+p=2;R1选自苯基、联苯基,所述苯基、联苯基为未取代的或是其中至少一个氢被氘取代所获得的基团;R2、R3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的为式2所示基团:其中,Ar1、A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的为芳基或杂芳基;本发明化合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在相同电流密度下,发光效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器件的启动电压有所下降,器件的功耗相对降低,使得器件的寿命相应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有机发光现象是指利用有机物质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现象。利用有机发光现象的有机发光器件通常具有包括阳极和阴极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有机物层的结构。在这里,为了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有机物层大多情况下由分别利用不同的物质构成的多层结构形成,例如,可以由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组成。对于这样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而言,如果在两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空穴从阳极注入至有机物层,电子从阴极注入至有机物层,当所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会形成激子(exciton),并且当该激子重新跃迁至基态时就会发出光。
为了充分发挥有机发光器件具有的优异的特征,构成器件内有机物层的材料,例如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发光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等以稳定且有效的材料为后盾,因此持续要求开发新的材料。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
其中,m、n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的为0或1,P为1,m+n+p=2;
R1选自苯基、联苯基,所述苯基、联苯基为未取代的或是其中至少一个氢被氘取代所获得的基团;
R2、R3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的为式2所示基团:
其中,Ar1、A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的为芳基或杂芳基;
所述芳基为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或是C6-C30的芳基中至少一个氢被氘、C1-C4直链或支链烷基、氘代C1-C4直链或支链烷基、C3-C10环烷基、氘代C3-C10环烷基、苯基、氘代苯基取代所获得的基团;
所述杂芳基为未取代的C6-C30的杂芳基或是C6-C30的杂芳基中至少一个氢被氘、C1-C4直链或支链烷基、氘代C1-C4直链或支链烷基、C3-C10环烷基、氘代C3-C10环烷基、苯基、氘代苯基取代所获得的基团;
X为O或S。
进一步地,Ar1、A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的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蒽基、萘基、菲基、芴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9,9-螺二芴基、9,9-二甲基芴基、9,9-二苯基芴基、9-甲基-9-苯基芴基、咔唑基、N-苯基咔唑基;
所述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蒽基、萘基、菲基、芴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9,9-螺二芴基、9,9-二甲基芴基、9,9-二苯基芴基、9-甲基-9-苯基芴基、咔唑基、N-苯基咔唑基为未取代的或是其中至少一个氢被氘、C1-C4直链或支链烷基、氘代C1-C4直链或支链烷基、C3-C10环烷基、氘代C3-C10环烷基、苯基、氘代苯基取代所获得的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67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