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羧酸酯酶1的新型BODIPY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7341.0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和;沈宝星;张幸;李昺之;王宜峰;马成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成立珍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羧酸 新型 bodipy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检测羧酸酯酶1的新型BODIPY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小分子荧光探针是利用苯甲酰氯和氟硼二吡咯,通过有机合成反应制备得到。该新型BODIPY荧光探针是基于氟硼二吡咯的发光母核设计而成,在3位活泼甲基上通过克脑文盖尔缩合反应引入N‑乙基咔唑‑3‑甲醛基,延伸BODIPY荧光团的共轭结构,使发射波长红移到近红外区域。然后用苯甲酰氯取代8号位,形成酯键,对羧酸酯酶1具有识别性。本发明的新型BODIPY荧光探针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摩尔吸收系数大、荧光谱峰窄,灵敏度高、光稳定性好等优异性能,能够实现对羧酸酯酶1(CES1)和农药残留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检测羧酸酯酶1的新型BODIPY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羧酸酯酶1(CES1)是一种关键的广谱丝氨酸水解酶,它催化大量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的水解,如脂类、酰胺、硫酯和氨基甲酸酯。此外,羧酸酯酶1基于药物与酶活性位点的不可逆结合,被认为是重要的药物靶点和药物前体激活剂,参与药物代谢和农药解毒。CES1主要在肝脏表达,研究表明体内CES1水平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肥胖、间质细胞肿瘤、高脂血症、肝癌等疾病。因此,有必要开发专门的方法来监测生物样品中CES1的水平和活性。
食用含有大量高毒、剧毒农药残留引起的食物会导致人、畜急性中毒事故。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副产品,虽然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可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慢性中毒,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到下一代。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特别是除草剂,导致药害事故频繁,经常引起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土壤中残留的除草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世界各国相继禁止了一些农药的使用,但由农药残留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开发快速有效的农药检测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小分子荧光探针因其反应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无创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和检测,并且是开发监测生理过程中CES1活性的良好平台。然而,目前报道的CES1探针很少,由于其发射波长较短、不可避免的背景荧光干扰、水溶性差、组织穿透性差、灵敏度低,在复杂生物系统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发更实用的荧光探针,高选择性地检测各种生物体系中的CES1活性,以及高通量筛选CES1抑制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探针技术存在的发射波长较短、不可避免的背景荧光干扰、水溶性差、组织穿透性差、灵敏度低,在复杂生物系统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检测羧酸酯酶1的新型BODIPY荧光探针,其是一种基于氟硼二吡咯母核的小分子荧光探针,该探针不仅可以对羧酸酯酶1(CES1)进行检测,还可以用来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羧酸酯酶1的新型BODIPY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检测羧酸酯酶1的新型BODIPY荧光探针,:以氟硼二吡咯作为发光母核,3号位上是N-乙基咔唑-3-甲醛基,8号位上是苯甲酸甲酯基,结构式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的用于检测羧酸酯酶1的新型BODIPY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化合物BOD-OH中加入二氯甲烷,化合物BOD-OH溶解后加入三乙胺,然后逐滴加入苯甲酰氯,反应混合物搅拌过夜,反应结束后旋蒸去除有机溶剂,然后纯化产物,得到用于检测羧酸酯酶1的新型BODIPY荧光探针CBZ-BOD;该制备方法的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结束后旋蒸去除有机溶剂具体为:用柱层析法进一步纯化化合物,得到检测羧酸酯酶1的新型BODIPY荧光探针CBZ-BO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73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