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石墨烯-Cu-Co/泡沫钛基板复合电极、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7826.X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3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姜笔存;潘阳;贺伟;谈艳;于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吴雪健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石墨 cu co 泡沫 钛基板 复合 电极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Cu‑Co/泡沫钛基板复合电极、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水中硝酸盐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合电极包括由内到外设置的泡沫钛基板、氧化石墨烯层、Cu层和Co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1)对泡沫钛进行预处理;2)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并将氧化石墨烯附着于泡沫钛表面;3)通过电化学方法,依次将Cu和Co电镀于氧化石墨烯/泡沫钛基板上。本发明的复合电极比表面积大,催化效率高,通过石墨烯、Cu和Co的耦合协同作用,可在60min内去除90%以上的硝酸盐氮和70%以上的总氮,而且稳定性和重复性较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中硝酸盐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Cu-Co/泡沫钛基板复合电极、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硝酸盐是地下水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具备高流动性,不被粘土和有机物等吸附。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工业生产、农业活动等导致硝酸盐排放量日益增加。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华北平原是世界上化肥投入最多的地区,其28%的地下水井超过了硝酸盐氮浓度的最大污染水平(20mg/L)。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氮含量过高,会导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并引发内分泌系统受损、甲状腺肿等各种疾病。因此,硝酸盐氮污染问题逐渐变成我国乃至世界性水污染问题。
目前硝酸盐氮去除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三种,化学法中的电化学技术以装置简单、去除率高、稳定性好、环境友好等优势得到了极大的关注。电化学技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硝酸盐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氮、氨氮或氮气等,从而实现硝酸盐氮的去除。为了提高电化学的处理效果,学者们对电极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5198046A,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提供了一种Ti-石墨烯高效去除去下水中硝酸盐的方法,将鳞片石墨粉制备成氧化石墨烯,超声溶于水中形成氧化石墨烯溶液,而后将Ti极板浸入,自然风干得到Ti-石墨烯电极。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521220A,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提供了石墨烯-二维贵金属原子层复合材料的制备,二维贵金属Pb通过吸附、电化学还原、置换附着于富有氧化石墨烯的玻璃电极表面。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1115768A,公开日2020年5月8日)提供了一种脱除水中硝酸盐氮及总氮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钛基底电极依次进行预处理、预镀铜、镀铜和钴、镀钴和生成钴稳定层,得到具有高硝酸盐氮及总氮去除率的电极。
以上专利中均对现有电极进行了改进,效果都有显著提高,但也存在着电极稳定性差、表面物质脱落、单一选择性问题,同时平面电极比表面较小、电子传导性有限,其催化效率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水中硝酸盐处理技术中存在的处理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Co-Cu/泡沫钛基板复合电极,由内到外设置泡沫钛基板、氧化石墨烯层、铜(Cu)层和钴(Co)层,泡沫钛的三维多孔结构可以为氧化石墨烯的附着提供更多的位点,加强氧化石墨烯附着力,减少后续实验反应过程中的脱落,同时泡沫钛的比表面积大,能充分与溶液接触,可以有效提高电极材料的催化效率;不仅如此,本发明设置Cu层和Co层,通过多元素的耦合作用,强化对硝酸盐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同时也降低了氧化石墨烯的脱落和析出,提高了复合电极的重复利用性和电极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上述氧化石墨烯-Co-Cu/泡沫钛基板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在镀层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得镀层更加致密,表面均匀,不宜脱落。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上述氧化石墨烯-Co-Cu/泡沫钛基板复合电极的应用,将上述复合电极用于脱除废水中的氮,可在60min内去除90%以上的硝酸盐氮以及70%以上的总氮,而且该复合电极稳定性和重复性较优,在水中硝酸盐处理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78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录设备及其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