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回用净化污水的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8040.X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0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田海波;隋建国;高登志;刘松;卢喜洋;孙委;赖伟林;王玉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B01D53/50;B01D53/79;B01D47/06;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 代理人: | 郑满玉;王士祥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裂化 烟气 脱硫 净化 污水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回用净化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吸收塔(1)、净化污水管线(2)、新鲜水管线(3),所述净化污水管线(2)、新鲜水管线(3)汇集后连接有补水泵(4),自下而上所述冷却吸收塔(1)包括冷却吸收塔水平急冷段、急冷吸收液喷淋段、滤清模组段,所述冷却吸收塔水平急冷段包括若干个往下喷射的急冷喷嘴,所述急冷吸收液喷淋段包括若干个往下喷射的吸收喷嘴,所述滤清模组段包括集液箱以及往下喷射的清洗喷头,所述清洗喷头位于集液箱上方,所述集液箱通过管线连接有滤清模组段循环泵(5),所述滤清模组段循环泵(5)通过管线与清洗喷头连通,所述补水泵(4)通过管线与集液箱连通,还包括用于输送烟气的烟气管道(6),所述烟气管道(6)的出口端与冷却吸收塔(1)连通,所述急冷水喷淋层位于烟气管道(6)出口端的上方,还包括用于输入碱性介质且带有截止阀的一号管线(7),所述一号管线(7)出口端与冷却吸收塔(1)塔釜连通,所述冷却吸收塔(1)塔釜通过管线连接有急冷吸收循环泵(8),所述急冷吸收循环泵(8)出口端通过管线分别连接在急冷喷嘴、吸收喷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回用净化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管线(7)分设有带有截止阀的三号管线(9),所述三号管线(9)与吸收喷嘴连通;还包括带有截止阀的二号管线(10),所述二号管线(10)一端连通有急冷水,另一端与急冷喷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回用净化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吸收塔(1)上端设有用于排烟的烟囱(11),所述烟囱(11)内设有水珠分离器,所述水珠分离器包括隔挡板(12),所述隔挡板(12)倾斜的连接在烟囱(11)内壁上,所述隔挡板(12)上开设有通孔以便于烟气从烟囱(11)上端口散发出,所述通孔上端设有喷淋液喷嘴,所述喷淋液喷嘴喷射出的喷淋液将通孔包以使烟气必须经过喷淋液散发到烟囱(11)上端口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回用净化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管线(7)输入浓度为30%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急冷吸收循环泵(8)出口端的10%-30%流通量进入急冷喷嘴,70%-90%流通量进入吸收喷嘴;
所述急冷吸收循环泵(8)出口端还连接带有截止阀的输送废液管道(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回用净化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污水管线(2)上连接有一号阀、二号阀、三号阀,所述新鲜水管线(3)上连接有五号阀、六号阀,所述二号阀、三号阀间的净化污水管线(2)连接有一号外接管道,所述五号阀、六号阀间的新鲜水管线(3)上连接有二号外接管道,所述一号外接管道、二号外接管道上分别连接有四号阀、七号阀,所述补水泵(4)出口端的管线上连接有截止阀,各个阀均为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回用净化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污水管线(2)进口端连接污水汽提装置,所述污水汽提装置包括酸性水罐(1.1),所述酸性水罐(1.1)通过管道连接有一号泵,所述一号泵出口端连接有一号管道,所述一号管道经过一号换热器后连接有汽提塔(1.3),所述汽提塔上端通过管道连接有一号空冷器,所述一号空冷器与分液罐(1.2)连接,所述分液罐(1.2)上端连接有排放酸性气体的管道,所述分液罐(1.2)下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通过带有截止阀的管道与汽提塔(1.3)连接,所述汽提塔(1.3)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二号泵,所述二号泵连接有二号管道,所述二号管道经过一号换热器后连接有二号空冷器,所述二号空冷器通过管道连接有三号换热器,所述三号换热器连接有带有截止阀的出口管线,所述出口管线分设有两个子管线,其中一个子管线与净化污水管线(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80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