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on-off-on”型连续性检测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8192.X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1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庆伟霞;王颖哲;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6 | 分类号: | C07D471/06;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冉珊敏 |
地址: | 475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on off 连续性 检测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领域,涉及一种水溶性苝酰亚胺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特别是指“on‑off‑on”型连续性检测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化学结构式为:。本发明的苝酰亚胺荧光探针能够快速连续性检测Fe3+(或Cu2+)和HPO42‑离子,是一类on‑off‑on型荧光探针。II‑Cu2+和II‑Fe3+体系对HPO42‑离子的检出限分别为6.115×10‑5mol L‑1和2.11×10‑4 mol L‑1。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领域,涉及一种水溶性苝酰亚胺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特别是指“on-off-on”型连续性检测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Fe3+ 离子对脂类和蛋白质等细胞具有促进作用,过量的Fe3+ 离子会患高铁血红蛋白血症;Cu2+ 离子对体内许多酶具有抑制作用,使细胞膜受损,严重时会引起胃肠黏膜溃疡、溶血、肝坏死、肾损害,甚至发生低血压、休克死亡。此外,HPO42- 是人体含量第二丰富的磷酸盐类化合物,其对于骨矿化、肌肉疲劳、酸碱平衡、细胞信号传导、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利用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实现对Fe3+、Cu2+ 和HPO42- 离子的快速简便检测具有现实意义。
荧光探针利用荧光性能与离子浓度的关系可以对离子进行检测,具有方便可操作、较高选择性和灵敏性等优点,而且不需要借助昂贵的仪器,非常适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实时或原位检测。
苝酰亚胺(PDI)具有良好的光热和化学稳定性、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以及易修饰性等优点,能够作为优良的荧光探针发色团。专利201310718624.2,公开了一种双功能水溶性苝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通过巯基对醛基的保护反应得到双功能水溶性苝酰亚胺衍生物。基于汞离子对双功能水溶性苝酰亚胺衍生物的醛基的解保护反应,实现在水中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快速检测微量汞离子的目的;但是由于苝酰亚胺其自身结构容易发生π-π堆积,导致水溶性较差,限制了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在PDI结构中引入了亲水性基团,制备了一种水溶性苝酰亚胺荧光探针,公开了一种“on-off-on”型连续性检测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探针可实现“on-off-on”型连续性检测Fe3+(或Cu2+)和HPO42- 离子,具有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on-off-on”型连续性检测的荧光探针,其化学结构式为:
。
上述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向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二溴苝四酸酐,N-甲基吡咯烷酮和乙酸,搅拌均匀后,加入D-天冬氨基酸-叔丁酯,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过滤沉淀,烘干得粗品,在经过硅胶柱分离提纯得到棕红色固体即式(I)所示的化合物;
技术路线为:
。
(2)向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化合物I、4-(2-氨乙基)吡啶和碳酸钾,溶于无水DMF中,搅拌均匀后,反应至完全,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冰乙醚中,搅拌后进行重结晶,抽滤,烘干得到棕红色固体即式(II)所示的化合物;
技术路线为: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81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