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体式驾驶室的密封结构及商用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8261.7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1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柏铁彬;许宪志;王新宇;李胜;顾宏伟;曹旭光;王浩;刘春梅;马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6 | 分类号: | B60R13/06;B62D33/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驾驶室 密封 结构 商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驾驶室的密封结构及商用车,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分体式驾驶室包括生活舱和驾驶舱,驾驶舱能够相对生活舱翻转,生活舱的敞开端设有第一圈梁,驾驶舱的敞开端设有第二圈梁,该分体式驾驶室的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第三密封条和第四密封条。第一密封条的一侧与第二圈梁连接,另一侧能够搭接第一圈梁。第二密封条设在第一圈梁的端面,另一侧能够形成导水槽。第三密封条设在第一圈梁的端面,第三密封条能够抵接于第二圈梁的端面并发生形变。第四密封条的一侧与第二圈梁连接,另一侧能够抵接在第一圈梁的内侧壁上,且第四密封条能够抵接第一圈梁的端面并发生形变。该密封结构能够提高驾驶室的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驾驶室的密封结构及商用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商用车驾驶室通常为一体式驾驶室,其具有整体可翻转和整体不可翻转两种形式,整体可翻转形式的驾驶室在维修时必须整体翻转。随着社会和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部分用户(例如夫妻车等)对于商用车需求的不断提高,也出现了部分分体式驾驶室,分体式驾驶室通常具有驾驶舱和生活舱,且驾驶舱能够相对生活舱翻转,但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车门密封结构难以可靠地实现驾驶舱和生活舱之间的可靠密封,并且容易与驾驶舱的翻转出现干涉现象。
因此,亟需一种分体式驾驶室的密封结构,能够提高分体式驾驶室的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体式驾驶室的密封结构,能够提高分体式驾驶室的密封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商用车,能够实现驾驶舱和生活舱之间的分离与密封。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体式驾驶室的密封结构,所述分体式驾驶室包括生活舱和驾驶舱,所述驾驶舱能够相对所述生活舱翻转,所述生活舱的敞开端设有第一圈梁,所述驾驶舱的敞开端设有第二圈梁,所述分体式驾驶室的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圈梁连接,另一侧能够搭接在所述第一圈梁的外侧壁上;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设在所述第一圈梁的端面,另一侧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圈梁的端面并发生形变,以密封所述第一圈梁和所述第二圈梁,并在所述生活舱的敞开端的径向方向上朝外形成导水槽;第三密封条,所述第三密封条设在所述第一圈梁的端面,所述第三密封条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圈梁的端面并发生形变以密封所述第一圈梁和所述第二圈梁之间的间隙;第四密封条,所述第四密封条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圈梁连接,另一侧能够抵接在所述第一圈梁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四密封条能够抵接所述第一圈梁的端面并发生形变以密封所述第四密封条和所述第一圈梁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条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圈梁连接;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一搭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搭接部能够搭接在所述第一圈梁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圈梁的上部的顶壁设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与所述第一凸缘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密封条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圈梁连接;第一形变部,所述第一形变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形变部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圈梁的端面并发生形变;唇边,所述唇边设在所述第一形变部的外周面上并在远离所述第一形变部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形变部的连接处在所述第三密封条的外周面和内周面上均形成有凹陷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密封条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圈梁连接;第二搭接部,所述第二搭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搭接部能够搭设在所述第一圈梁的内壁上;第二形变部,所述第二形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搭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形变部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圈梁的端面上并发生形变。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圈梁的下部的顶壁上设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槽与所述第二凸缘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8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