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蜜蜂驱避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9454.4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8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N37/02 | 分类号: | A01N37/02;A01N43/08;A01N53/08;A01N51/00;A01N57/16;A01N57/12;A01N47/02;A01N37/28;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袁克来 |
地址: | 666303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蜜蜂 驱避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蜜蜂驱避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驱避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制得:乙酸苄酯0~1份、(E)‑癸‑2‑烯基乙酸酯0~1份、丙位辛内酯0~1份和(E)‑辛‑2‑烯基乙酸酯0~1份;所述乙酸苄酯、(E)‑癸‑2‑烯基乙酸酯、丙位辛内酯和(E)‑辛‑2‑烯基乙酸酯不同时为0份;本发明的蜜蜂驱避剂可高效的驱避蜜蜂的采集,田间和林间施用时可高效驱避蜜蜂不访问施用区域,并通过与杀虫剂联合施用时,可有效减少蜜蜂对农药施用区的访问,减少蜜蜂对杀虫剂的暴露接触,避免杀虫剂杀害蜜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蜜蜂驱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蜜蜂驱避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蜜蜂是众多植物的授粉昆虫,其中包括大部分的水果和农作物等。蜜蜂授粉直接影响大多数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随着近现代农业的发展,人们严重依赖杀虫剂来实现对农林害虫的控制,这对蜜蜂的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在一些地区出现蜜蜂种群密度锐减的危机。这一危机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重视。然而农业生态系极其脆弱,许多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杀虫剂的保护。尽管人们已经尽力使用对人对环境友好的杀虫剂,但是由于蜜蜂本质就是昆虫的属性,无法高效的减少对蜜蜂的伤害。比如最近全球范围内出现的吡虫啉等农药导致的蜜蜂蜂群崩溃综合症(CCD)。为了找到一个折中的方案,需要在杀虫剂施药期间,对蜜蜂进行驱避,以减少蜜蜂对杀虫剂的直接接触,一定程度上保护田间蜜蜂种群的健康。
蜜蜂的报警信息素具有告知蜜蜂采食风险的行为生态功能。这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一些研究者曾报道过使用蜜蜂报警信息素中具有较高挥发性的成分如Isopentylacetate乙酸异戊酯,2-庚酮等成分来驱避蜜蜂。但是这些成分具有挥发性过高的特点,从而产生需用量过高,持效极短的缺点,不具有田间实际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蜜蜂驱避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驱避剂能够有效干扰蜜蜂在施用农药作物上的采集行为,减少蜜蜂对杀虫剂的暴露接触,而且持续时间长久,并能够与杀虫剂复配,有效避免杀虫剂对蜜蜂的杀害。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蜜蜂驱避剂,所述蜜蜂驱避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制得:
乙酸苄酯0~1份、(E)-癸-2-烯基乙酸酯0~1份、丙位辛内酯0~1份和(E)-辛-2-烯基乙酸酯0~1份;
所述乙酸苄酯、(E)-癸-2-烯基乙酸酯、丙位辛内酯和(E)-辛-2-烯基乙酸酯不同时为0份。
优选地,针对热带东南亚地区,野生大蜜蜂较多的地区,所述乙酸苄酯、(E)-癸-2-烯基乙酸酯、丙位辛内酯、(E)-辛-2-烯基乙酸酯的质量比为1:0.25:0.5:0.25;
优选地,没有大蜜蜂的分布的区域,所述蜜蜂驱避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制得:
乙酸苄酯1份、(E)-癸-2-烯基乙酸酯0.2份、丙位辛内酯0.2份和(E)-辛-2-烯基乙酸酯0.2份。
优选地,所述原料还包括缓释载体,所述缓释载体的添加量为乙酸苄酯、(E)-癸-2-烯基乙酸酯、丙位辛内酯和(E)-辛-2-烯基乙酸酯总重量的0.25~1倍。缓释速率为0.1~1μg/min;通过缓释载体的添加,能够有效延长有效成分对蜜蜂驱避的持效时间,增加农药施药期间对蜜蜂的保护效果。
优选地,所述缓释载体为水包油乳化剂或缓释胶囊;更优选地,所述水包油乳化剂由非离子型液体石蜡和微乳化剂NMP按照1:1混合搅拌均质制得,所述缓释胶囊由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乳化变性淀粉、麦芽糊精、β-环糊精按配比15:5:3:2高速剪切制得。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述蜜蜂驱避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9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