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床加工的防松动电感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0315.3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3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林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鹏程 |
主分类号: | H01F27/02 | 分类号: | H01F27/02;H01F27/06;B23Q11/00;B23Q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454002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床 加工 松动 电感 元件 | ||
本发明涉及电感元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床加工的防松动电感元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壳体的内侧活动连接器件,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压电晶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壳体的内壁且靠近电磁铁的内侧弹性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磁块。该用于机床加工的防松动电感元件,通过压电晶体产生形变,进而产生电流,实现了避免工作时间和使用年限的增加,防止机床的振动会引发内侧的电感元件产生松动,避免电感元件晃动,防止机床内侧电感元件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保证机械能正常的工作,提高机床驱动时的精准度,防止材料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元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机床加工的防松动电感元件。
背景技术
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电感元件的原始模型为导线绕成圆柱线圈,电感可由电导材料盘绕磁芯制成,典型的如铜线,也可把磁芯去掉或者用铁磁性材料代替,电感元件的种类繁多,在不同领域中应用也很广泛,就机床加工而言,大多数部件中都安装有电感元件,伴随着机床的运作,电感元件会发生松动,进而导致机械失效,驱动时的精准度降低。
现有的机床在加工时,伴随着机床的运作,机床会产生振动,随着工作时间和使用年限的增加,机床的振动会引发内侧的电感元件产生松动,导致电感元件晃动,使得机床内侧电感元件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导致机械不能正常的工作,造成机床驱动时的精准度降低,造成材料的损坏。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机床加工的防松动电感元件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避免工作时间和使用年限的增加,防止机床的振动会引发内侧的电感元件产生松动,避免电感元件晃动,防止机床内侧电感元件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保证机械能正常的工作,提高机床驱动时的精准度,防止材料的损坏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床加工的防松动电感元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壳体的内侧活动连接器件,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压电晶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壳体的内壁且靠近电磁铁的内侧弹性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磁块,所述限位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
所述器件的内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壳体的内壁且靠近卡槽的外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正极柱,所述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负极柱,所述正极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热丝,所述正极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皮囊,所述固定块的内壁开设有圆孔。
优选的,所述压电晶体对称分布在器件的两侧,所述连杆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所述连杆的结构为圆柱体结构,压电晶体起到了产生电流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电磁铁与磁块的相对面的磁性相同,所述电磁铁与压电晶体电性连接,电磁铁与磁块起到了相互排斥得作用。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结构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限位杆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所述防护板的材质为橡胶材质,限位杆起到了限位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尺寸与滑块的尺寸相适应,所述滑块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卡槽起到了限位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正极柱与负极柱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正极柱与负极柱倾斜的角度相同,所述正极柱与负极柱均与压电晶体电性连接,正极柱与负极柱起到了电击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皮囊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所述皮囊的内侧填充有叠氮化钠固体颗粒,皮囊起到了容纳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圆孔的孔径小于滑槽的孔径,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电热丝与压电晶体电性连接,圆孔起到了连通的作用。
(二)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床加工的防松动电感元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鹏程,未经林鹏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03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