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程冷凝管程沸腾的缠绕管式换热器设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70759.7 申请日: 2021-01-19
公开(公告)号: CN112857108B 公开(公告)日: 2023-04-11
发明(设计)人: 韩勇;朱有健;吴学红;张振亚;杨伟;王燕令;曹泷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F28D15/02 分类号: F28D15/02
代理公司: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代理人: 史姣姣
地址: 450001 河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冷凝 管程 沸腾 缠绕 换热器 设计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壳程冷凝管程沸腾的缠绕管式换热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工质的泡点和露点,所述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和管程分为液相段和冷凝段两部分,或者所述壳程分为液相段、冷凝段和气相段三部分,并且分别对相应分段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各段的换热系数、压降、换热量、换热面积和缠绕段轴向有效换热长度;

如果该缠绕管式换热器程出口段干度小于1,则整个缠绕管式换热器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气相段和冷凝段;如果出口干度等于0,则整个缠绕管式换热器分为液相段、冷凝段和气相段三个部分;如果出口干度等于1,则壳程为单一气相段;

该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输入工质的物性参数;

S2:输入设计的额定工况;

S3:根据设计要求,给定结构参数;

S4:按照工质的露点温度和泡点温度将壳程分为液相段、冷凝段和气相段三个部分,分别计算三部分对应的换热系数hL、hTP(j)和hG

S5:根据热平衡,计算液相段的换热面积、换热量和泡点温度位置;

S6:根据热平衡,计算冷凝段的换热面积、换热量和露点温度的位置;

S7:根据热平衡,计算气相段的换热面积、换热量;

S8:将液相段、气相段和冷凝段的换热量相加,核算总换热面积Atot、总换热量Qdesign、缠绕段总长度E、泡点温度位置和露点温度位置;

S9:根据设计计算判定Qdesign≥Qload是否成立,若关系式不成立,重新布置结构,若关系式成立,进行下一步;

S10:计算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管程压降和壳程压降,包括:管程压降ΔPdesign,tube、壳程总压降ΔPdesign,shell,tot、壳程液相段压降ΔPdesign,L、壳程冷凝相段压降ΔPdesign,TP、壳程气相段压降ΔPdesign,G

S11:根据设计计算判定ΔPload,shell,tot≥ΔPdesign,shell,tot和ΔPload,tube≥ΔPdesign,tube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成立,若关系式不成立,重新布置结构,若关系式成立,输出结果;

所述S1步骤中工质的物性参数包括工质的比热、导热率、密度、露点温度和泡点温度;所述S2步骤设计的额定工况包括:热载荷Qload、壳程允许压降ΔPload,shell、管程允许压降ΔPload,tube、换热裕量、面积余量;所述S3步骤的结构参数包括:1-筒体内径,DB;2-芯筒外径,DC;3-螺旋缠绕管外径,do;4-同一层缠绕管的管间距,SL;5-缠绕角,ε;6-缠绕段总长度,E;7-内层缠绕直径,Dco,1;8-外层缠绕直径,Dco,2;9-螺旋缠绕管层间距,ST;21-螺旋缠绕管外径,do;22-螺旋缠绕管内径,di;23-螺旋缠绕管的缠绕导程,Pm;

所述设计方法还包括缠绕管的布置方法,所述缠绕管的布置方法为:选用相同规格的缠绕管,不同层缠绕管的缠绕角ε相同,径向层间距HT相同,不同层缠绕管的轴向管间距HL,m相同,缠绕管管束中各层缠绕管的缠绕直径遵循等差数列;缠绕直径Dco、层间隙BT、层数m和芯筒直径DC的几何约束关系为:

Dco,m=DC+2mBT+(2m-1)do,m≤(DB-DC)/2ST;径向层间距HT和径向层间隙BT、第m层的轴向管间距SL,m和轴向管间隙BL,m的数学表达式为:ST=do+BT,SL,m=(do+BL,m)/cos(ε);每层缠绕管中,缠绕管数量nm、缠绕角ε、缠绕直径Dco,m、缠绕导程Pm和轴向管间距SL,m的几何约束条件为:缠绕段的轴向有效长度E和缠绕管缠绕段的总长度Lco的数学表达式为:E=N·Pm,其中,DB为缠绕直径,DC为芯筒直径,do为管子外径,BL为同层的每两根缠绕管之间的间隙,ST为第m层缠绕管与第m+1层缠绕管之间的间距,根据GB/T151,缠绕管的轴向管间距和径向层间距最少为管径的1.25倍;Pm为第m层缠绕管导程;nm为第m层缠绕管的数量;do为缠绕管的外径;ε为缠绕管的缠绕角;Nm为第m层缠绕管的缠绕圈数;Pm为第m层缠绕管的导程;Dco,m第m层缠绕管的缠绕直径;

所述壳程液相段和气相段的换热系数计算方法均采用相变Two-Resistance Model对冷凝相变过程进行分析,冷凝相变过程能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Qt=hconA(TV-Twall),QL=hcfA(Ti-Twall)=hLA(Ti-TL)+QL,i,QV=hVA(Ti-TV)+QV,i,QVL==hVLA(TV-TL)

其中,Qt为冷凝过程的总换热量;QL为冷凝液的吸热量;QV为气相的放热量;QVL为气液交界面的换热量;hcon为冷凝过程总传热系数;hL为冷凝过程液相的换热系数;hV为冷凝过程气相传热系数;hVL为气液相界面换热系数,换热系数对应的数学关系如下所示:冷凝过程总传热系数hcon的数学表达式为:

若冷凝相变的质量为mVL,QL,i为相变质量对应液相的吸热量;QV,i为相变质量对应的气相放热量,冷凝相变质量所对应的能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

QV,i=mVL(iV(Ti)-iV(TV))=hV,iA(Ti-TV)QL,i=mVL(iL(Ti)-iL(TL))=hL,iA(Ti-TL)

QVL,i=mVL(iV(TV)-iL(TL))=hVL,iA(TV-TL),|QiL|=|QVi|=|QVL,i|

根据以上热量平衡,可以得到气液相界面温度的数学表达式为:

冷凝相变的质量为mVL的数学表达式如下所示:

冷凝相变的质量mVL所对应的冷凝相变换热系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如果冷凝后温度变化不大,即,饱和冷凝,根据Lavieville的研究,在此情况下液相的热阻为0,此时hL和hL,i的取值为hL→∞,hL,i→∞,对应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如下所示:

Ti=TL=TS,hVL,i=hV,i,iL(Ti)=iL(TL)=iL(TS)

可知,饱和冷凝的热量平衡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

Qt=hconA(TV-Twall)=hLA(TS-Twall),QV=hVA(TV-TS)-QVS=(hV+hVS,i)A(TV-TS)

冷凝相变的能量关系式为:

|QVS,i|=|QSL,i|=|QVL,i|=hVL,iA(TV-TL),

换热系数对应的数学关系为:hVL,i=hV,i,hVL=hV+hVL,i

饱和冷凝过程总传热系数hcon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hcon为工质冷凝总传热系数;hL为工质冷凝液膜传热系数;hV为工质气相传热系数;hVL,i为工质冷凝相变传热系数;

所述缠绕式换热器管程的流动沸腾属于对流沸腾,缠绕式换热器管程的沸腾换热系数的计算选用改进Chen公式,对流沸腾换热系数(hTP,tube)的数学表达式如下:hTP,tube=S·hb+F·hc

式中,hb为池沸腾换热系数;hc为液相对流换热系数;S为池沸腾换热修正因子;F为对流换热修正因子;S和F的计算方法如下:

F=2.35·(X-1+0.213)0.736

Retp,tube为缠绕管内气液混合相流动的等效Reynolds数,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其中,Gtube为管程面积质量流量,Gtube=mtube/Atube;Atube为管程的横截面的面积,对于截面是圆管,μL,tube为管程液相动力粘度;xtube为管程的干度,改进Chen公式中,池沸腾换热系数hb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其中,λL,tube为工质液相导热系数;cL,tube为工质液相定压比热容;ρL,tube为工质液相的密度;ρV,tube为工质气相的密度;μL,tube为工质液相的动力粘度;qLV,tube为工质相变潜热;ΔTsat,tube为工质的过热度,ΔTsat,tube=Ttube-Tsat,tube;Δpsat,tube为工质的气液压力差,Δpsat,tube=ptube-psat,tube;改进Chen公式中,液相对流换热系数hc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其中,di为缠绕管式换热器管程内径;λL,tube为工质液相导热系数;xtube为管程的干度;ReL,tube为管程液相分相Reynolds数;PrL,tube为管程工质液相的Prandtl数;Dco为管程的缠绕直径;

所述冷凝段存在相变,冷凝段采用分段设计计算方法,将冷凝段按照温度和焓值的变化分成若干子段,冷凝段换热量的计算方法:

ΔHTP=HD-HB=mcco,TPΔTco,TP=∑ΔHTP(j);

冷凝段中的每一子分段的热量计算方法为:

ΔHTP(j)=HTP(j+1)-HTP(j)=mcco,TPΔTco,TP(j)=KTP(j)ATP(j)ΔTln,TP(j);

冷凝段管程的加权平均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为:

冷凝段的总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为:

HB为泡点温度所对应的焓值,HD为露点温度所对应的焓值,Hin为进口温度对应的焓值,Hout为出口温度对应的焓值,ΔHL为液相段对应的焓变,ΔHG为气相段对应的焓变,ΔHTP为冷凝段对应的焓变,ΔHTP(j)为冷凝段中的每一子分段焓变,HTP(j)为冷凝段中各个温度分界点的焓值;

液相段、冷凝段和气相段的换热面积的计算方法依次为:

AL=ΔHL/(KL·ΔTln,L)

AG=ΔHG/(KG·ΔTln,G)

ATP,tot=∑ATP(j)=ΔHTP(j)/[KTP(j)·ΔTln,TP(j)]

AL为液相段的换热面积;AG为气相段的换热面积;ATP,tot为冷凝段的总换热面积;ATP(j)为冷凝段中每一子分段的换热面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未经郑州轻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07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