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板与铝板搭接钎焊用带状钎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70872.5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4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刘胜新;陈志民;潘继民;吴奇隆;李宇佳;颜新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35/02 | 分类号: | B23K35/02;B23K35/28;B23K35/365;B23K35/40 |
代理公司: | 郑州芝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3 | 代理人: | 李琼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板 铝板搭接 钎焊 带状 料及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铜板与铝板搭接钎焊用带状钎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钎料本体(1)、涂层Ⅰ(2)和涂层Ⅱ(3),钎料本体(1)是截面为矩形的条带,钎料本体(1)上表面设有与铜板接触的涂层Ⅰ(2),钎料本体(1)下表面设有与铝板接触的涂层Ⅱ(3);
所述钎料本体(1)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纳米氧化锌3.2%-4.5%,硒6.8%-8.2%,铝2.6%-4.2%,余量为锌;所述涂层Ⅰ(2)由表面改性的纳米铜和聚乙烯醇组成;所述涂层Ⅱ(3)由表面改性的纳米铝和聚乙烯醇组成;
所述聚乙烯醇的分子量为8000-12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板与铝板搭接钎焊用带状钎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Ⅰ(2)中表面改性的纳米铜的质量百分比为90%-92%,余量为聚乙烯醇;所述涂层Ⅱ(3)中表面改性的纳米铝的质量百分比为90%-92%,余量为聚乙烯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板与铝板搭接钎焊用带状钎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料本体(1)的厚度为1.5mm-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板与铝板搭接钎焊用带状钎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Ⅰ(2)的厚度为0.1mm-0.3mm,所述涂层Ⅱ(3)的厚度为0.1mm-0.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板与铝板搭接钎焊用带状钎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5nm-12nm。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板与铝板搭接钎焊用带状钎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制备钎料本体(1);
步骤2:制备涂层Ⅰ(2):①、配制含有巯基丁二酸体积分数8%的乙醇溶液;②、取适量纳米铜颗粒放入①中所述溶液,搅拌均匀后反应8h得到巯基丁二酸改性的纳米铜分散液Ⅰ;③、将②所得分散液Ⅰ在15000转/分钟工艺条件下离心处理15min,得到表面改性的纳米铜颗粒;④、制备含聚乙烯醇质量分数8%的去离子水溶液;⑤、将③中得到的表面改性的纳米铜颗粒超声分散于④中的溶液中,得到含表面改性的纳米铜颗粒的分散液Ⅱ;将⑤中得到的分散液Ⅱ喷涂于步骤1所得到的钎料本体(1)的上表面;
步骤3:制备涂层Ⅱ(3):①、配制含有丙三酸体积分数8%的乙醇溶液;②、取适量纳米铝颗粒放入①中所述溶液,搅拌均匀后反应8h得到丙三酸改性的纳米铝分散液Ⅲ;③、将②所得分散液Ⅲ在15000转/分钟工艺条件下离心处理15min,得到表面改性的纳米铝颗粒;④、制备含聚乙烯醇质量分数8%的去离子水溶液;⑤、将③中得到的表面改性的纳米铝颗粒超声分散于④中的溶液中,得到含表面改性的纳米铝颗粒的分散液Ⅳ;将⑤中得到的分散液Ⅳ喷涂于步骤1所得到的钎料本体(1)的下表面;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带状钎料进行烘干处理,温度40℃,时间0.5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板与铝板搭接钎焊用带状钎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铜的粒径为5nm-10nm,所述纳米铝的粒径为5nm-1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08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