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酒降度去浊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71528.8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8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胡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H1/056 | 分类号: | C12H1/0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迟爽 |
地址: | 10004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酒 降度去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酒降度去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将玻璃纤维用有机溶剂清洗并干燥,干燥后浸泡于含氟硅氧烷溶液后,干燥得到改性玻璃纤维;(2)聚并纤维材料的制备:将改性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及纤维素纤维湿法成网混合制备;(3)将步骤(2)制备的聚并纤维材料安装在降度去浊过滤装置内;(4)将降度白酒注入料液罐中;(5)通过蠕动泵将料液罐中的降度白酒输送至降度去浊过滤装置中;(6)将经过降度去浊过滤装置的滤液在滤液池中收集,下层是除浊的白酒,上层是聚并的高级脂肪酸酯等不溶物;所述滤液池下侧开设阀门;(7)将酒液通过滤液池下侧的阀门流出得到去浊的降度白酒;以解决目前勾兑法降度过程中产生的透明度降度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白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酒的降度去浊的方法。
技术背景
中国的白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白酒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酒精度高,最高可达65%,而世界著名蒸馏酒的酒精度一般在40%以下。高度白酒一般香味更浓、刺激性更强、后劲大,饮后容易造成身体不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理性健康饮酒的消费理念也愈加的深入人心,喝酒时不再一味地追求高度酒带来的刺激感,开始倾向饮用刺激性更小、更温和的低度酒。低度白酒的生产工艺是把蒸馏出的高度白酒稀释降度为低度白酒。传统高度白酒由于其酒精度高,对于醇类、酯类、醛类和酮类化合物的溶解性较强。高度白酒经过加浆稀释后会出现浑浊、失光等现象。
低度白酒除浊的方法主要有:冷冻过滤法、淀粉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无机矿物质吸附法以及分子筛和超滤法等。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冷冻过滤法和活性炭吸附法。
冷冻过滤法是国内应用于低度白酒除浊较早的方法之一。白酒中的高级脂肪酸酯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度而减少,利用冷冻过滤设备将白酒冷冻到一定温度,一般为-10℃,高级脂肪酸酯絮凝、析出,颗粒增大,并在低温条件下过滤除去析出的大颗粒物质,便可获得澄清透明的低度白酒。利用冷冻过滤设备处理的低度白酒,其微量成分和香味成分损失较小,保留白酒原有的风格,但传统的冷冻过滤方法需要在-10℃下处理基酒,操作能耗高。
在众多吸附剂中,活性炭以其大量的孔隙结构以及巨大的比表面积,惰性及安全性而成为低度白酒除浊的最佳吸附剂材料。活性炭不仅可以解决低度白酒浑浊的问题,还能除去其中的异杂味,使酒体更柔和,但同时也会使酒中风味物质损失,影响酒的口感风味。
膜分离的方法除浊是基于膜材料的孔径筛分作用,将引起白酒浑浊的杂质物质截留在膜面一侧,而酒体通过膜孔渗透到渗滤液一侧。此方法能有有效去除低度白酒的致浊物,但是膜分离法渗透通量低,膜分离的方法需要较高的操作压力(>0.1MPa),处理量在1000L/(m2·h)以下。设备投资较大,能耗较高且膜面易污染导致堵孔从而进一步降低渗透通量。
因此,寻求低能耗又不影响酒风味的除浊技术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白酒降度去浊的方法,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白酒降度去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将玻璃纤维用有机溶剂清洗后自然干燥5小时后,浸泡于含氟硅氧烷溶液后,在45-50℃烘箱中干燥5-8小时得到改性玻璃纤维;
(2)聚并纤维材料的制备:将改性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及纤维素纤维通过机械搅拌混合均匀后,沉积在铜网上后,转移至烘箱中干燥得到聚并纤维材料;
(3)将步骤(2)制备的聚并纤维过滤膜安装在降度去浊过滤装置内;
(4)将降度白酒注入料液罐中;
(5)通过蠕动泵将料液罐中的降度白酒输送至降度去浊过滤装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15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菌PETG材料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