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检测版纳病毒、卡地皮诺病毒和蚊传黄病毒的核酸组合物、试剂盒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1803.6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1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环宇;许松涛;李樊;马力敏;杨海芳;聂凯;付士红;殷启凯;何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深圳市梓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检测 版纳 病毒 地皮 蚊传黄 核酸 组合 试剂盒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体外分子诊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版纳病毒、卡地皮诺病毒和蚊传黄病毒的核酸组合物、试剂盒及方法。其中,所述核酸组合物包括分别针对版纳病毒、卡地皮诺病毒和蚊传黄病毒的引物和探针序列;所述试剂盒包括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核酸组合物;所述方法采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试剂盒,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取样本的核酸;S2.采用试剂盒对样本的核酸进行扩增反应;S3.根据荧光信号强度判断检测样本的阴阳性。本申请的同时检测版纳病毒、卡地皮诺病毒和蚊传黄病毒的核酸组合物能够高效检测版纳病毒、版纳病毒和卡地皮诺病毒,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密度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体外分子诊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同时检测版纳病毒、卡地皮诺病毒和蚊传黄病毒的核酸组合物、试剂盒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从蚊虫标本、人畜标本中分离到多种虫媒病毒,包括版纳病毒、卡地皮诺病毒、蚊传黄病毒等病毒。由于分离毒株的标本来自于吸血昆虫或患者、病畜的血清等,与人畜关系密切,很可能是我国传染病的新病原,有着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版纳病毒(Banna virus,BA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Genus Seadornavirus),该病毒属成员的基因组为12个节段的双链RNA。版纳病毒可以被3属10种蚊虫媒介携带,于1987年首次分离自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标本,此后陆续从北京、云南、辽宁、内蒙等地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
卡地皮诺病毒(Kadipiro virus,KDV)是呼肠孤病毒科东南亚十二节段RNA病毒属(Genus Seadornavirus)的成员之一,首先在1981年分离自印度尼西亚爪哇地区的蚊虫标本,分离株名称为JKT-7075。卡地皮诺病毒主要通过蚊虫传播,蜱也可能是其传播媒介。
蚊传黄病毒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圣路易斯病毒(St.Louis encephalitis virus,SLEV)等。其中,乙型脑炎病毒主要分布于亚洲、大洋洲等地,登革病毒主要分布于非洲、美洲、亚洲等地,西尼罗病毒主要分布于美洲、欧洲及亚洲等地区。我国目前发现两种蚊传黄病毒及其相关病毒性传染病,其中乙型脑炎在我国广泛分布,登革病毒也在我国南方等地区广泛分布。
版纳病毒、版纳病毒和卡地皮诺病毒的分离鉴定,不仅提示我国存在这些病毒,同时由于有了病毒分离株,还可以对病毒分子特征、病毒的分子遗传、我国毒株与国外毒株的分子差异进行研究等,明确分类地位,对我国病毒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需开发出一种能够高效检测上述病毒的检测体系。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高效检测版纳病毒、版纳病毒和卡地皮诺病毒,本申请提供一种同时检测版纳病毒、卡地皮诺病毒和蚊传黄病毒的核酸组合物、试剂盒及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同时检测版纳病毒、卡地皮诺病毒和蚊传黄病毒的核酸组合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同时检测版纳病毒、卡地皮诺病毒和蚊传黄病毒的核酸组合物,以下引物和探针序列:
版纳病毒正向引物序列SEQ ID No.1;
版纳病毒反向引物序列SEQ ID No.2;
版纳病毒探针序列SEQ ID No.3;
卡地皮诺病毒正向引物序列SEQ ID No.4;
卡地皮诺病毒反向引物序列SEQ ID No.5;
卡地皮诺病毒探针序列SEQ ID No.6;
蚊传黄病毒正向引物序列SEQ ID No.7;
蚊传黄病毒反向引物序列SEQ ID No.8;
蚊传黄病毒探针序列SEQ ID No.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深圳市梓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深圳市梓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1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院财务凭证压紧存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缩机缓冲罐共振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