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场航班动态协同排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2881.8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7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江灏;刘继新;王志伟;杨宋瑞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5/00 | 分类号: | G08G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秦秋星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班 动态 协同 排序 方法 | ||
1.一种离场航班动态协同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针对机场不同的交通状态,分别建立离场航班协同排序模型;
步骤2:通过动态方法获取待排序时段的待排序离场航班列表;并判断待排序时段机场交通状态;
步骤3:将步骤2获取的待排序离场航班列表输入待排序时段机场交通状态对应的离场航班协同排序模型,求解离场航班协同排序模型,得到航班排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场航班动态协同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交通状态为拥挤,即|Fi,N|≥C时,离场航班协同排序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式中:Fi,N为排序时段i所有非受控离场航班集合;C为机场交通容量;Ai为排序时段i所有离场航班涉及的航空公司集合;为排序时段i航空公司j所有离场航班的总延误时间;为排序时段i非受控离场航班n的优化起飞时间;为0-1离散变量,当排序时段i非受控离场航班n为放行正常航班时,否则为0;
约束条件为:
m∈Fi
m∈Fi
式中:Fi为排序时段i所有离场航班集合;Tli,opt和分别为排序时段i离场航班l和离场航班m的优化起飞时间;为前后起飞离场的航班l和航班m之间应满足的非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要求;为0-1离散变量,1表示排序时段i离场航班l的优化起飞时间早于离场航班m的优化起飞时间,反之为0;Si,rwy为排序时段i前后起飞离场的航班应满足的跑道运行间隔要求;Di为排序时段i所有离场航班涉及的航班流向集合;为排序时段i航班流向f所有离场航班集合;和为排序时段i航班流向f的离场航班x和y的优化起飞时间;为排序时段i航班流向f连续放行的航空器应满足的放行间隔要求;为0-1离散变量,1表示排序时段i航班流向f的离场航班x的优化起飞时间早于离场航班y的优化起飞时间,反之为0;Fi,C为排序时段i所有受控离场航班集合;为排序时段i非受控离场航班n的EOBT;为排序时段i非受控离场航班n滑行到达离场跑道的最短滑行时间,该时间小于规定的机场地面滑行时间;γ为非受控离场航班可接受的最大延误时间集合;为排序时段i非受控离场航班n的计划关舱门时间;Xstd为规定的机场地面滑行时间;为排序时段i非受控离场航班n的优先级类型;为排序时段i受控离场航班c的优化起飞时间;为排序时段i受控离场航班c的CTOT;和Δ分别为受控离场航班的CTOT时隙容差下界集合和上界集合;为排序时段i受控离场航班c的CTOT时隙容差类别;
所述交通状态为非拥挤,即|Fi,N|<C时,离场航班协同排序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maxθi
式中:为排序时段i非受控离场航班n的计划起飞次序;为排序时段i非受控离场航班n的优化起飞次序;θi为排序时段i航空公司延误公平性评价指标;
约束条件为:
m∈Fi
m∈Fi
式中:ε为最大位置偏移量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28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妇科护理用遮挡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够自行收集砂石颗粒的筛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