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强弱电对应的元器件的PCB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2885.6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3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丁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拓普埃尔空气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H05K1/18;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1553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强弱 对应 元器件 pc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强弱电对应的元器件的PCB板,包括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交流输入模块、EMI抑制模块、直流电源模块、主控屏模块、MCU微控单元、交流继电器触点输出模块、外设接线端子排、传感器模块和回路模块,其中,交流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EMI抑制模块的输入端,EMI抑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直流电源模块于交流继电器触点输出模块的输入端。本控制强弱电对应的元器件的PCB板,以AMCU微控单元作为微控制终端,通过辅以各模块电路及相应程序来控制强电弱电部分对应的元器件,以满足其所配置的设备的基本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控制强弱电对应的元器件的PCB板。
背景技术
风机、照明、插座、杀菌、报警、升降马达、温湿度显示等设备的控制均由PCB板上的电路控制模块实现的,因此,PCB板上的电路模块设计是否完善、合理,决定设备运行的状态,是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实现相应功能的重要因素。但由于,目前的PCB板上的电路模块射极存在缺陷、不完善,无法满足对多个设备的控制,达不到相应配置设备的基本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强弱电对应的元器件的PCB板,以AMCU微控单元作为微控制终端,通过辅以各模块电路及相应程序来控制强电弱电部分对应的元器件,以满足其所配置的设备的基本功能,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强弱电对应的元器件的PCB板,包括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交流输入模块、EMI抑制模块、直流电源模块、主控屏模块、MCU微控单元、交流继电器触点输出模块、外设接线端子排、传感器模块和回路模块,其中,交流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EMI抑制模块的输入端,EMI抑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直流电源模块于交流继电器触点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主控屏模块的输入端,主控屏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MCU微控单元的输入端,MCU微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交流继电器触点输出模块、传感器模块与回路模块的输入端,交流继电器触点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外设接线端子排的输入端;
所述直流电源模块由DC12V输入接口J3、芯片U5和芯片U15组成,DC12V输入接口J3的1脚连接二极管D12,同时二极管D12连接并联电容C48、电阻R51后,与芯片U5的3脚连接,芯片U5的2脚连接电感L5,同时电感L5连接并联电容C3、电容C47后,与芯片U15的3脚连接,芯片U15的2脚连接并联电容C40、电容C18后,输出电源VCC;
所述主控屏模块由芯片U6、芯片U7、芯片U8、芯片U9和接口J11组成,芯片U6的20脚连接输入电源VCC,芯片U6的18脚与接口J11的1脚连接,芯片U6的17脚与接口J11的3脚连接,芯片U6的16脚与接口J11的5脚连接,芯片U6的15脚与接口J11的7脚连接,芯片U6的14脚与接口J11的9脚连接,芯片U6的13脚与接口J11的11脚连接,芯片U6的12脚与接口J11的13脚连接,芯片U6的11脚与接口J11的15脚连接;
芯片U7的20脚连接输入电源VCC,芯片U7的18脚与接口J11的40脚连接,芯片U7的17脚与接口J11的38脚连接,芯片U7的16脚与接口J11的36脚连接,芯片U7的15脚与接口J11的34脚连接,芯片U7的14脚与接口J11的32脚连接,芯片U7的13脚与接口J11的30脚连接,芯片U7的12脚与接口J11的28脚连接,芯片U7的11脚与接口J11的26脚连接;
芯片U8的20脚连接输入电源VCC,芯片U8的18脚与接口J11的17脚连接,芯片U8的17脚与接口J11的19脚连接,芯片U8的16脚与接口J11的21脚连接,芯片U8的15脚与接口J11的23脚连接,芯片U8的14脚与接口J11的25脚连接,芯片U8的13脚与接口J11的27脚连接,芯片U8的12脚与接口J11的29脚连接,芯片U8的11脚与接口J11的31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拓普埃尔空气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拓普埃尔空气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28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