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水车一体化挑流坝消能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2991.4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滨;范建强;张瑞芬;林立山;罗火钱;杨泽涵;杨阳;王世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刘焕敏 |
地址: | 366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水 一体化 挑流坝消能 设计 方法 | ||
一种集水车一体化挑流坝消能设计方法,它涉及一种消能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挑流坝消能方法,它包含水车主体、消能垫层、消力戽主体、钢杆、第一铆钉、第二铆钉和坝体,水车主体设置在坝体的鼻坎上,水车主体用于削弱水流能量,减小入射水流对河床的冲击压力,消力戽主体设置在水车主体下游,消能垫层设置在水车主体右侧,钢杆设置在消力戽主体上方,第一铆钉的一端焊接在钢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消力戽主体水平面上,第二铆钉一端焊接在钢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消力戽主体垂直面上,它利用水车削减水流动能而转化为水车机械能,即减小了噪声,又保护了坝体安全,同时利用消能垫层的一体化消能设计,使下泄水流动能减小,有效降低了水流对下游的冲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水车一体化挑流坝消能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要求的日益提升,河水冲击河坝的声音使得河道边上的居民夜间睡眠备受困扰,尤为苦恼。城市中的小水坝为城市慢线生态坝,可美化沿河两岸景观,不让河床裸露提升周边慢线的景观效果。然而这些生态坝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河水冲击河坝的声音成了附近居民生活中的“心理包袱”,经有资质的噪音检测单位为河坝的噪音情况进行了不同时间段检测,检测结果都是噪音超标。
当前传统的挑流消能利用挑流鼻坎,将下泄水流挑向空中,使得水流落入离上游枢纽较远的下游河道中。水流下泄的全过程中,下泄水流与溢洪道表面、周围空气相互摩擦,并且强烈冲刷下游河道,使得其能量被充分耗散,以此达到消能效果,这种方式存在着能源浪费和噪声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集水车一体化挑流坝消能设计方法,它利用挑流坝鼻坎上设置的水车削减水流动能而转化为水车机械能,其次使得水舌射入水垫的动能减小,即减小了噪声,又保护了坝体安全,同时利用消能垫层的一体化消能设计,使下泄水流动能减小,有效降低了水流对下游的冲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水车主体1、消能垫层2、消力戽主体3、钢杆4、第一铆钉5、第二铆钉6和坝体7,所述的水车主体1设置在坝体7的鼻坎上,所述的水车主体1用于削弱水流能量,减小入射水流对河床的冲击压力,所述的消力戽主体3设置在水车主体1下游,所述的消能垫层2设置在水车主体1右侧,所述的钢杆4设置在消力戽主体3上方,所述的第一铆钉5的一端焊接在钢杆4上,另一端固定在消力戽主体3水平面上,所述的第二铆钉6一端焊接在钢杆4上,另一端固定在消力戽主体3垂直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水车主体1包含水车叶片组件11,所述的水车叶片组件11环形布置在水车主体1上,所述的水车叶片组件11包含叶片框架111、叶片112、叶片转轴113、叶片转动齿轮块114和叶片转动推杆115,所述的叶片转轴113焊接在叶片下侧缘上,所述的叶片转动齿轮块114焊接在叶片转轴113左端,所是的叶片转动齿轮块114圆弧的三分之一部分为齿块形,所述的叶片转动推杆115为带齿状的条形钢柱,叶片转动推杆115与叶片转动齿轮块114之间齿合连接,所述的叶片112、叶片转轴113、叶片转动齿轮块114和叶片转动推杆115设置在叶片框架111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叶片框架111内设有三片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消能垫层2为软弹性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的消能垫层2的前端通过第一铆钉5将消能垫层2固定在消力戽主体3上端面上,消能垫层2的后端浮于下游水垫塘上,使水舌在落入下游水垫塘时会先落在消能垫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消力戽主体3的左端面与坝体7的右端面重合。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通过设置在流水坝鼻坎上的水车主体1装置,首先让其流水去冲击叶片,使叶片带动水车主体1旋转产生机械能,使得一部分的水能得到削减,使水流动能一部分转化为水车的机械能,从而使原本应该被抛弃的能量得以再次利用,同时使得水舌射入水垫的动能减小,也减小了入射水流对河床的冲击压力,从而避免冲刷坑扩大而影响到大坝安全,并避免产生大量的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29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顶盖内衬结构
- 下一篇: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及深基坑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