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智能检测分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3050.2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7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雨曦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黄珍丽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智能 检测 分类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环保用垃圾分类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垃圾智能检测分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滑动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至少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台;第一驱动件,连接于箱体和工作台之间,用于驱动工作台横向滑动;第二驱动件,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滑动台的一侧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智能检测台,用于检测垃圾品类;传动机构,至少固定连接于智能检测台的一侧,与滑动台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齿轮旋转带动滑动台纵向滑动,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智能检测台纵向翻转,实现垃圾多级分类倾倒。本发明提供的垃圾智能检测分类装置结构紧凑,原理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实现垃圾多级分类精确度高且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用垃圾分类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智能检测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地发展,对垃圾分类装置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高,为了更好地体现节能环保的理念,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运用垃圾分类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地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垃圾分类处理是大势所趋,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现有的市面上的垃圾分类装置用户在使用时不方便进行转动或移动,用户在分类处理时比较麻烦,而且很难做到精确分类,效率极其低下,垃圾分类耗时耗力,目前也没有自动化的装置可以有效地帮助垃圾分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智能检测分类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垃圾分类装置自动化程度低,分类精确度低,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垃圾智能检测分类装置,所述垃圾智能检测分类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上滑动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至少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台;
第一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箱体和工作台之间,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横向滑动;
第二驱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滑动台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带动所述滑动台纵向滑动;
智能检测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检测垃圾品类;
传动机构,至少固定连接于所述智能检测台的一侧;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智能检测台上;所述滑动台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滑动台纵向滑动,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齿轮或第三齿轮啮合,带动所述智能检测台纵向翻转,实现垃圾多级分类倾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垃圾智能检测分类装置,将垃圾放于所述智能检测台上检测垃圾品类,依据检测结果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工作台横向滑动,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带动所述滑动台纵向滑动,使得所述滑动台上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齿轮或第三齿轮啮合,带动所述智能检测台纵向翻转,实现垃圾多级分类倾倒;本发明提供的垃圾智能检测分类装置结构紧凑,原理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实现垃圾多级分类精确度高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垃圾智能检测分类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垃圾智能检测分类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垃圾智能检测分类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中:1、箱体;2、万向轮;3、第一齿轮;4、工作台;5、第一滑槽;6、第一齿条;7、滑动台;8、第二齿轮;9、垃圾箱一;10、智能检测台;11、垃圾箱二;12、第二齿条;13、第三齿轮;14、第二滑轨;15、垃圾箱三;16、垃圾箱四;17、第三滑轨;18、槽口;19、限位块;20、第二驱动件;21、第一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雨曦,未经王雨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3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边缘变化感应的偏振去马赛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茶苗培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