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方解酒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73358.7 申请日: 2021-01-20
公开(公告)号: CN112656927A 公开(公告)日: 2021-04-16
发明(设计)人: 钟嘉伦;陈顺权;郭立玮;周宇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39/02
代理公司: 广州微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90 代理人: 陈文爽
地址: 511458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方 解酒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酒效果较好的复方解酒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复方解酒提取物,包括挥发油部分和水溶性部分,按重量份计,挥发油部分包括以下原料制得:苍术8‑12份、陈皮8‑12份、厚朴8‑12份、藿香2‑4份、砂仁1‑3份和干姜4‑8份;水溶性部分包括以下原料制得:苍术8‑12份、陈皮8‑12份、厚朴8‑12份、藿香2‑4份、砂仁1‑3份、干姜4‑8份、葛花8‑12份、泽泻4‑6份、茯苓2‑4份和甘草3‑6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解酒提取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解酒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临界流体状态是指流体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状态。在食品、医药、香料和天然色素等领域的天然产物功效成分提取分离的应用研究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单独利用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在提取中药挥发油时,会出现蜡质、重金属、农药、病原体等非目标杂质被同时提取的现象出现,这对提取产品的质量、品相造成影响。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经特殊制造的具有选择性透过性的薄膜,在外力(如膜两侧的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推动下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级、提纯、浓缩而获得目标产品的过程。具有分离效率高、自动化、能耗低、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是膜分离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膜污染一直以来是膜分离过程中一个始终需要改善的问题。因此,如何提升超临界流体提取物的品相,减少重金属、农药、病原体等非目标杂质的含量,同时有效降低膜分离的污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肝脏的酶系统中的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能把酒中的乙醇转化为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酒精在人体的分解代谢有三条途径:肝脏、皮肤和呼吸系统。目前的解酒药物也是在上述三条途径中发挥作用来达到解酒的目的,然而效果并不能让人完全满意,并且大多副作用明显。

专利CN107349359B提供了一种能够解酒的中药组合物,主要为水提物,功效主要为解酒毒、健脾利尿、保肝等;专利CN107412665B公开了一种具有解酒、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部分中药水提物与其他中药组合物粉末混合,按常规方法制成口服制剂,包括硬胶囊、软胶囊、片剂、颗粒剂、散剂或丸剂等。上述已有发明存在未充分利用中药挥发油或剂型较大的问题,功效方面缺乏发热排汗清胃的作用。

因此如何在传统的水提汤剂或粉剂的基础上,充分提取并利用复方中药的挥发油功效成分,协同发挥作用,开发效果更佳的具有解酒醒酒、护肝清胃、发汗利尿功效的解酒提取物,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在制备工艺中,确保功效成分不热解;最大限度富集功效成分,使得剂型更加小包装,便于携带,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解酒效果较好的复方解酒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方解酒提取物,包括挥发油部分和水溶性部分,按重量份计,挥发油部分包括以下原料药制得:苍术8-12份、陈皮8-12份、厚朴8-12份、藿香2-4份、砂仁1-3份和干姜4-8份;水溶性部分包括以下原料药制得:苍术8-12份、陈皮8-12份、厚朴8-12份、藿香2-4份、砂仁1-3份、干姜4-8份、葛花8-12份、泽泻4-6份、茯苓2-4份和甘草3-6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方解酒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挥发油部分的原料粉碎并置于超/亚临界流体提取膜分离耦合设备中,所述超/亚临界流体提取膜分离耦合设备包括萃取解析系统、膜分离系统和超/亚临界流体回收系统,所述萃取解析系统经截止阀后依次与膜分离系统和超/亚临界流体回收系统管路连接,所述超/亚临界流体回收系统经截止阀后与所述萃取解析系统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未经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33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