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大容量的区域微电网系统及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4392.6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5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红;朱杰;丁清;王玉柱;黄智尚;郭天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宏阳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H02J3/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黄锦阳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容量 区域 电网 系统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容量的区域微电网系统及运行方法,其中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站、光伏发电站、储能系统、负荷、变配电设备、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所述风力发电站和所述光伏发电站作为微电网主要电源,用于向微电网内负荷供电、同时向所述储能系统充电;所述储能系统配置在风力发电站侧、光伏发电站侧、110KV微电网用户站侧,可用于稳定电力输出、移峰填谷、调节功率平衡、满足部分功率交换需求;所述负荷根据不可中断程度强弱分级管理;所述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用于对生产调度、协调控制、运维管理、综合展示实现一体化管理。本发明旨在探索可再生能源创新性的利用方式和发展模式,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促进了新能源电力的就近消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超大容量的区域微电网系统及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电网是一种新型电力网络结构,是一组电源、负荷、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构成的微型电网单元。微电网中融合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在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同时,还能保证实现能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微电网可在常规电网中提供电网支撑、提高能效、节能降耗等功能。微电网将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力的推广微网技术,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是对我国调整能源结构、解决边远地区用电问题、保护环境的有力支撑。但现有技术对超大容量规模的区域微电网系统的设计较少,且没有超大容量规模的区域微电网系统的相应运行系统及运行方法。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大容量的区域微电网系统及运行方法,以探索可再生能源创新利用和发展模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及技术水平。
一种超大容量的区域微电网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站、光伏发电站、储能系统、负荷、变配电设备、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
所述风力发电站,经35KV箱式变电站升压后接至场内35KV集电线路,再经110KV变配电设备升压并入电网;所述风力发电站用于向微电网内负荷供电、同时向所述储能系统充电,所述储能系统充满时,多余电力送入主网;
所述光伏发电站在白天光伏正常出力的情况下,向微电网内负荷供电、同时向所述储能系统充电,所述储能系统充满时,多余电力送入主网;所述光伏发电站在白天光伏出力不足的情况下,向微电网内负荷供电,不再向所述储能系统充电;所述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光伏逆变器将光伏组件所发出的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
所述储能系统为电池储能系统输出电能经升压变升压至35KV,若干储能子系统经过1回35KV集电线路接入到相对应110KV变配电设备升压至35KV集电线路一侧;同时电池储能系统安装双向计量电表,对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进行计量,每组储能电池均装有电池管理系统对储能电池的充放电进行在线管理,电池管理系统和储能变流器通过以太网和监控相连,执行充放电策略;
所述负荷根据不可中断程度强弱划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一级负荷由两路稳定的电源供电,可设置仅满足一级负荷供电的备用电源;二级负荷宜由两路电源供电,可设置仅满足一级负荷供电的备用电源,也可由一路电源供电;三级负荷采用单回路供电,要求配电系统简洁可靠,尽量减少配电级数;
所述变配电设备,包括110KV光伏变电站、110KV风电变电站、110KV微电网用户变电站、110KV电网用户变电站及相应110KV架空线路;
所述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和分层分布式网络架构,实现面向设备对象的信息建模、统一数据展示、统一系统管理和WEB信息发布,并采用标准、成熟、开放的数据模型及网络协议,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访问、监视和预警功能,支持各业务功能模块化建设;用于对生产调度、协调控制、运维管理、综合展示实现一体化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宏阳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宏阳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43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域自救系统及其用于水域的自救方法
- 下一篇:电动车辆及移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