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超声复合车削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5133.5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9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贤;杜明扬;曾凯;李远;沈剑云;刘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5/00 | 分类号: | B23B5/00;B23P25/00;B06B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张迪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超声 复合 车削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超声复合车削加工装置,包括超声振动系统、固定夹具、激光辅助系统、角度调节夹具以及四方刀架;所述固定夹具与所述角度调节夹具分别固定于所述四方刀架的前端和左侧,所述固定夹具夹紧所述超声振动系统,使所述超声振动系统与所述四方刀架的上表面所在平面之间具有一夹角,所述角度调节夹具夹紧所述激光辅助系统。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降低切削抗力与刀具磨损,提高散热效率与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削加工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激光超声复合车削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切削加工是一种利用切削刀具在工件表面去除一定的表面层,并能满足较高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的材料加工工艺。随着科学的进步,航空航天、医学器械、高速车辆制造、空间技术等领域对所使用的诸如硬质合金、陶瓷等材料的要求愈来愈高。而一般的硬质合金等硬脆性材料加工技术常采用金刚石刀具进行常规切削加工,常规切削加工为连续切削,材料硬度大而难加工,刀具受到的切削抗力大,并且金刚石刀具在红硬性方面表现不是很好,都会对刀具寿命以及加工表面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尤其加工表面容易出现裂纹等问题。同时会导致需要更多加工程序以弥补产生的表面裂纹,徒增加工制造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超声复合车削加工装置,实现降低切削抗力与刀具磨损,提高散热效率与加工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超声复合车削加工装置,包括超声振动系统、固定夹具、激光辅助系统、角度调节夹具以及四方刀架;所述固定夹具与所述角度调节夹具分别固定于所述四方刀架的前端和左侧,所述固定夹具夹紧所述超声振动系统,使所述超声振动系统与所述四方刀架的上表面所在平面之间具有一夹角,所述角度调节夹具夹紧所述激光辅助系统。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夹具包括矩形块、圆形套筒;所述矩形块沿水平方向固定于所述四方刀架的前端,所述圆形套筒的轴线与所述矩形块的上表面所在平面之间有所述夹角;所述圆形套筒的内侧设置有内环槽,所述内环槽用于固定所述超声振动系统。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振动系统包括超声振子、刀具装夹槽以及法兰;所述超声振子上设置有缓冲片以及变幅杆;所述刀具装夹槽的侧面设置有一外接轴,所述缓冲片位于所述内环槽中,所述超声振子与所述矩形块的上表面所在平面之间设置有所述角度,所述变幅杆通过法兰与所述外接轴连接,所述外接轴的轴线与所述刀具装夹槽的上表面所在平面之间设置有所述夹角。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夹具包括导轨、滑块、环形套筒及支撑杆;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四方刀架的左侧;所述激光辅助系统固定于所述环形套筒中;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套筒。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环形套筒固定连接。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夹角为30°。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超声复合车削加工装置,包括超声振动系统、固定夹具、激光辅助系统、角度调节夹具以及四方刀架,固定夹具和角度调节夹具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四方刀架的前端和左侧,超声振动系统通过固定夹具夹紧并与水平面有一夹角,大小为30°;角度调节夹具通过螺栓螺母将激光辅助系统固定;激光辅助系统投射出的激光在部分工件表层区域进行加热,软化工件表层材料,然后超声振动系统产生轴向和主切削力方向的二维振动进行辅助加工;本发明有利于降低切削抗力与刀具磨损,提高散热效率与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激光超声复合车削加工装置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51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