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脱模的空气包气囊模具及快速脱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6206.2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6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高道旭;侯淼予;张极玲;张志伟;赵连和;纪磊;张延勇;李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林橡胶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4;B29C45/43;B29C45/73;B29C45/82;B29L22/02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36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脱模 空气 气囊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脱模的空气包气囊模具及快速脱模方法,包括上模、下模和模芯,上模和下模相互配合形成模腔,模芯放置在模腔中,并与贯穿上模的拉杆连接,拉杆为空心管,其一端通过三通开关阀与注塑机和高压气体管道连通,另一端贯穿模芯在模芯底部与模腔连通,上模和下模均为形成密封夹层的双层壳体,且其上并设置有与其内部密封夹层连通的加热管道,上模包括依次向上叠摞放置的第一上模、第二上模和第三上模;本发明通过在现有模具的基础上改变其结构,通过管道向空气包气囊内充气,通过自身的张力,实现空气包气囊的自动脱模,同时改变加热装置和排气结构,实现快速加热和排气操作,提高产品的质量及人们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囊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脱模的空气包气囊模具及快速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包气囊脱模装置是对模具中的空气包气囊进行分离的装置,具有节省人力,避免空气包气囊脱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危险情况对人工的人身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现有的空气包气囊脱模,通常由人工手动操作完成,不仅耗时耗力,在空气包气囊脱模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威胁工人的人身安全,因此,通常采用相应的脱模装置进行操作,但是往往需要对脱模装置进行转运移动后再进行脱模操作,操作麻烦,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脱模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在现有模具的基础上改变其结构,通过管道向空气包气囊内充气,通过自身的张力,实现空气包气囊的自动脱模,同时改变加热装置和排气结构,实现快速加热和排气操作,提高产品的质量及人们工作效率的快速脱模的空气包气囊模具及快速脱模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脱模的空气包气囊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模芯,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和下模相互配合形成模腔,所述模芯放置在所述模腔中,并与贯穿所述上模的拉杆连接,所述拉杆为空心管,其一端与注塑机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模芯在模芯底部与所述模腔连通,所述模芯上贯穿有与所述模腔连通的充气装置,所述上模包括依次向上叠摞放置的第一上模、第二上模和第三上模,所述第一上模、第二上模、第三上模和下模均为形成密封夹层的双层壳体,且其上并设置有与其内部所述密封夹层连通的加热管道,所述模芯与拉杆之间设置有锥形密封块,所述模芯包括呈圆柱状的上模芯和呈圆台状的下模芯,上模芯设置在下模芯的上底上,所述拉杆从上模芯的顶部穿入从下模芯的底部穿出。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装置包括高压气体管道和三通开关阀,高压气体管道通过三通开关阀与拉杆连通,三通开关阀为电动三通开关阀,高压气体管道上设置有压力表。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装置为与所述拉杆平行的高压气管,所述高压气管一端贯穿所述模芯在模芯底部与所述模腔连通,另一端通过开关与高压气体管道连通,高压气管为两个,对称所述拉杆设置,高压气体管道上设置有压力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模、第二上模和第三上模三者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上模上设置有与之为一体结构的固定板,且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伸入第三上模上的螺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道包括进管和出管,且进管和出管之间的密封夹层内设置有阻挡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模与第一上模和第三上模之间的接触面设置为磨砂面。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道与加热装置连接,与密封夹层进行流动循环。
一种快速脱模的空气包气囊模具的快速脱模方法,其方法为:空气包气囊制作完成后,三通开关阀动作,使拉杆与高压气体管道连通,通过高压气体管道往套在模芯上的空气包气囊内部充气,空气包气囊充气膨胀,在膨胀力的作用下空气包气囊的囊口扩张变大,使空气包气囊从所述模芯上自动脱落,并掉落在下模上。
进一步的,所述在往空气包气囊内充气的过程中,空气包气囊在模芯上向下移动,使模芯顶在空气包气囊的囊口上,使其扩张变大,最终实现空气包气囊的囊口从模芯上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林橡胶通信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大林橡胶通信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62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自然磨耗的推盘式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工业用弹壳表面扩张冲压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