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柿树微量元素定量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76263.0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2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刁松锋;索玉静;韩卫娟;李华威;傅建敏;孙鹏;李芳东;张嘉嘉;刘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A01C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朱亚琦 |
地址: | 450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量元素 定量 施肥 装置 | ||
1.一种柿树微量元素定量施肥装置,包括推车(1)以及设置在推车(1)顶部的配置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1)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侧面设置有底罩组件(4),所述底罩组件(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罩组件(5);所述底罩组件(4)包括左半筒(401)和右半筒(402)以及铰接板(403),所述左半筒(401)和右半筒(402)的形状均为半个锥桶状,所述左半筒(401)和右半筒(402)的顶部分别与铰接板(403)的两端铰接,所述左半筒(401)和右半筒(402)的外侧壁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04),一个所述支撑板(404)的端部铰接有电动推杆(405),所述电动推杆(405)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撑板(404)的端部铰接,所述左半筒(401)和右半筒(402)的顶部均开设有固定孔(407);所述铰接板(403)的侧壁与固定板(3)的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左半筒(401)和右半筒(402)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一喷头(411),所述左半筒(401)和右半筒(402)的侧壁均连通有进风管(408),所述进风管(408)内设置有风机(409),且所述进风管(408)的顶部突出左半筒(401)和右半筒(402)的内壁,所述左半筒(401)和右半筒(402)的内壁底部均开设有集液槽(410),所述集液槽(410)的槽底连通有集液管(406);所述第一喷头(411)通过管路与推车(1)顶部的高压泵(207)的出液端流体导通,所述风机(409)通过导线与推车(1)侧面的控制器(211)电性连接;所述上罩组件(5)包括支撑杆(501)、防水薄膜(502)和第二喷头(503),所述支撑杆(501)的侧壁与防水薄膜(50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01)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喷头(503);所述支撑杆(50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撑杆(501)分别插入底罩组件(4)的左半筒(401)和右半筒(402)顶部的固定孔(407)内,所述左半筒(401)和右半筒(402)顶部的支撑杆(501)与防水薄膜(502)构成筒状,所述第二喷头(503)通过管路与推车(1)顶部的配置组件(2)的高压泵(207)的出液端连通,所述底罩组件(4)内的第一喷头(411)和上罩组件(5)内的第二喷头(503)均向上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柿树微量元素定量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组件(2)包括水箱(201)、肥液箱(202)、配置箱(206)和蓄电池组(208),所述水箱(201)的底部与推车(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201)的顶部设置有肥液箱(202)和计量泵(203),所述肥液箱(202)的侧面以及水箱(201)的顶部分别通过管路与计量泵(203)的进液端流体导通,所述配置箱(206)的底部设置有重量传感器(205),所述重量传感器(205)的底部与推车(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计量泵(203)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配置箱(206)的顶部流体导通,所述配置箱(206)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电机(204),所述搅拌电机(204)的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搅拌杆,且所述搅拌杆穿设在配置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柿树微量元素定量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1)的顶部设置有高压泵(207),所述高压泵(207)的进液端通过管路与配置箱(206)的侧面流体导通,与所述水箱(201)顶部连通的管路中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10),与所述肥液箱(202)侧面连通的管路中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09),所述推车(1)的把手侧面设置有控制器(211),所述推车(1)顶部的固定板(3)侧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组(208);所述蓄电池组(208)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11)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11)通过导线分别与搅拌电机(204)、计量泵(203)、重量传感器(205)、第一电磁阀(209)和第二电磁阀(210)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62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包裹智能分拣系统及分拣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焦炭耐磨强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