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电型简易发电桌椅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6627.5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3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段梦烨;袁影;王晓蕊;刘鑫;郭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H02J7/00;A47B37/00;A47B31/02;A47B13/16;A47C7/62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刘长春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电 简易 发电 桌椅 | ||
1.一种压电型简易发电桌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椅主体及发电储能一体单元,所述发电储能一体单元包括: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发电模块、能量采集模块、整流电路模块、储能模块、桌上照明及加热模块以及电源与开关模块,所述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发电模块的输出端与能量采集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能量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整流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储能模块相连,储能模块则通过开关电源连接桌上照明及加热模块,所述桌椅主体放置在绝缘地毯上,所述绝缘地毯设置有所述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发电模块,所述发电储能一体位于所述桌椅主体面覆盖的位置处,与所述桌椅主体形成一体,当所述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发电模块检测要压力时,产生电能由所述能量采集模块存储,供给所述桌上照明及加热模块,在电源与开关模块处于开始状态时完成照明、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型简易发电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发电模块包括:椭球形按压键、外壳、压电纤维复合发电材料以及弹性挤压件,所述椭球形按压键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内包含所述弹性挤压件以及压电纤维负荷发电材料,所述椭球形按压键穿过所述外壳与外壳内呈倒立漏斗形状的弹性挤压件弹性连接,弹性挤压件的漏斗下方设置有压电机纤维负荷发电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型简易发电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发电模块设置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地毯的多个凹槽内,多个凹槽呈矩阵形式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型简易发电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采集模块、所述整流电路模块以及所述储能模块,依次设置在所述桌椅主体底部,与桌椅主体可同时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型简易发电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采集模块包括:LTC3588芯片、晶振、第一电容(Ca)、第二电容(Cb)、第三电容(Cc)、第四电容(Ce)以及第一电感(La),所述LTC3588芯片的PZ1管脚连接晶振的一端,所述晶振的另一端与所述LTC3588芯片的PZ2管脚,所述LTC3588芯片的VIN管脚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容(Cc)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Cc)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Cb)的一端相连后接电源地,所述第二电容(Cb)的另一端与所述LTC3588芯片的VIN2管脚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a)的另一端与所述LTC3588芯片的CAP管脚相连,所述LTC3588芯片的SW管脚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Ce)的一端以及所述LTC3588芯片的VOUT管脚相连,输出信号,所述第四电容(Ce)的另一端接入电源地,所述LTC3588芯片的D0/D1管脚输入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型简易发电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模块包括:电容:C3、C3_1、C3_2、C3_3、C4、C4_1、C4_2、C4_3、C4_4、C9-C17、R1-R6、R8-R10、稳压二极管:D1、D4、二极管:D2以及电感:L、三极管、UCC28019芯片以及二孔接口,C3、C3_1、C3_2、C3_3以及R5的一端、L的一端、D1的正端连接在一起,所述C3、C3_1、C3_2、C3_3的另一端、R2的一端、R4的一端连接在一起,R4的另一端分别与C10的一端以及UCC28019芯片的ISENSE的管脚相连,R5的另一端分别与UCC28019芯片的VINS管脚、R9的另一端相连,所述UCC28019芯片的ICOMP管脚与C9的一端、C11与R9并联,所述UCC28019芯片的GND管脚、C9的另一端、C10的另一端、R9的另一端接入数字地,R2的另一端、R3的一端、三极管的源极、C4、C4_1、C4_2、C4_3、C4_4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接入数字地,所述UCC28019芯片的GATE管脚分别与R1的一端、D4的负端相连,D4的正端分别与R1的另一端、R3的另一端以及三极管的栅极相连,D1的负端、D2的正端、C4、C4_1、C4_2、C4_3、C4_4的另一端以及R6的一端连接在一起,L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的漏极一会D2的正端相连在一起,R6的另一端、R10的一端、C15的一端以及所述UCC28019芯片的VSENSE管脚连接在一起,R10的另一端、C15的另一端、C14的另一端、C16的另一端、C13的另一端、C12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接入数字地,C12的一端、C13的一端与所述UCC28019芯片的VCC管脚连接在一起接入电源电压,C16的一端、C14的一端以及UCC28019芯片的VCOMP管脚连接在一起接入模拟地,C17的两端分别连接两孔接口的另个连接口,两孔接口的其中一个连接口接入电源电压,另一个连接口连接数字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66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