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复合调频连续波的毫米波近程目标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6732.9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2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华;伍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08 | 分类号: | G01S13/08;G01S13/58;G01S7/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复合 调频 连续 毫米波 近程 目标 探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复合调频连续波的毫米波近程目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毫米波雷达信号发射:构建四段目标波形的调频连续波;将所述调频连续波作为毫米波雷达发射信号进行发射;
(20)回波信号混频滤波:将接收的回波信号和发射信号进行混频,得到回波差频信号,对所述差频信号进行采样,对采样得到的离散信号进行滤波;
(30)差频信号频谱峰值检测:对滤波后的离散信号进行快速傅氏变换,得到回波差频信号的频谱信息,采用恒虚警算法进行峰值检测,通过峰值搜索得到各段目标波形所对应的回波差频信号峰值频率;
(40)复合波形目标探测:综合各段目标波形所对应的回波差频信号峰值频率,得到组合目标距离速度矩阵、速度矩阵和距离矩阵;利用所述速度矩阵的速度信息在速度维剔除组合目标距离速度矩阵中的虚假目标;利用所述距离矩阵的距离信息在距离维剔除组合目标距离速度矩阵中的虚假目标;从而得到真实目标的距离、速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程目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0)毫米波信号发射步骤中,所述毫米波雷达信号如下式:
式中,α0是发射信号幅值信息,f0是表示信号的初始频率,B为信号的带宽,T1、T2、T3分别对应第1段频率上升段、第2段频率下降段、第3段恒定频率段和第4段频率上升段的扫频时宽,分别对应每段的初始相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程目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段频率上升段的扫频时宽T1和第2段频率下降段的扫频时宽T2需满足:
T1=T2
所述第4段频率上升段的扫频时宽T4需满足:
式中,vmin为待测目标的最小速度值,负数表示待测目标远离雷达,vmax为最大速度值,m取值范围为1~10,T4范围需保证τmax<<T4,τmax为目标最大回波时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程目标探测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0)回波信号混频滤波步骤中,采样得到的离散信号为:
式中,Kr为目标的反射系数,ts为采样时间间隔,n为采样序列,τ为目标回波时延,μ1=B/T1,μ2=B/T4,分别对应每段差频信号的初始相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程目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0)回波差频信号峰值检测步骤得到的各段目标波形所对应的回波差频信号峰值频率为:
式中,fb1_up、fb2_down、fb3_c和fb4_up分别为目标波形每段对应回波差频信号的峰值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67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