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点色转换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7746.2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8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陶金;李阳;赵永周;梁静秋;王惟彪;秦余欣;李香兰;郭广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H01L27/15 |
代理公司: | 长春中科长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8 | 代理人: | 高一明;郭婷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转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量子点色转换层,包括透明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透明基板压合的微流道基板,所述微流道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像素点,所述像素点包括至少一组用于注入量子点溶液的量子点位、用于实现量子点溶液流入的进液孔和用于实现量子点溶液流出的出液孔,所述像素点中各量子点位的入口与出口分别通过互不交叉的微流道与对应的进液孔和出液孔相连通,在每组量子点位内注入有量子点溶液,其在光固化后形成用于实现颜色转换的量子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色转换层,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像素点为一个时,各组量子点位的入口与出口分别通过一条微流道与对应的进液孔和出液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色转换层,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像素点为至少两个时,各个像素点中转换为相同颜色的量子点位的入口与出口按照注液顺序依次通过微流道连通,且首个注液的量子点位通过微流道与对应的进液孔连通,最后注液的量子点位通过微流道与对应的出液孔连通,或者每个像素点中的各组量子点位的入口与出口分别通过一条微流道与对应的进液孔和出液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量子点色转换层,其特征在于,每个像素点分别包括两组量子点位,分别为红光量子点位和绿光量子点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点色转换层,其特征在于,每个像素点中,按照所述红光量子点位、所述绿光量子点位的顺序逐行排列,或者相邻的两个像素点中,一个像素点按照所述红光量子点位、所述绿光量子点位的顺序逐行排列,另一个像素点按照所述绿光量子点位、所述红光量子点位的顺序逐行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色转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压合于所述微流道基板的上侧或下侧,所述透明基板为玻璃、石英、PMMA、聚合物、PI、PET、PVA、PEN或PDM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量子点色转换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流道基板上或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对应于两组量子点位之间的位置制备有隔离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量子点色转换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离栅的上侧或下侧贴附有滤光膜。
9.一种量子点色转换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像素点的分布设计和制作带有图案的掩模基板;其中,所述像素点包括至少一组用于注入量子点溶液实现原始光颜色转换的量子点位、用于实现量子点溶液流动的微流道;
S2、将所述掩模基板与微流道基板贴合,在所述微流道基板上制备所述微流道、所述量子点位,并在所述微流道基板上钻有用于实现量子点溶液流入、流出的进液孔和出液孔,再将所述微流道基板与透明基板压合;
S3、通过所述进液孔将量子点溶液注入所述微流道基板,经所述微流道互不交叉的流入对应的量子点位再经所述出液孔流出,所述量子点位内的量子点溶液在光固化后形成量子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量子点色转换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S4、在所述透明基板上或在所述微流道基板上对应于两组量子点位之间的位置制备隔离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77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