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焚烧无烟囱排放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8117.1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5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康(广州)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2 | 分类号: | F23G5/02;F23G5/027;F23G5/033;F23G5/44 |
代理公司: | 泉州早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67 | 代理人: | 阮志刚 |
地址: | 2244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解气 焚烧 烟囱 排放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焚烧无烟囱排放系统,其结构包括焚烧炉体、一次进风端口、出渣端口、二次进风端口、排风管、出灰口,一次进风端口设于焚烧炉体底部左侧,出渣端口设于焚烧炉体底部右侧一端,二次进风端口贯通连接于排风管上方,出灰口设有2道,依次设于排风管下方,排风管贯通连接于焚烧炉体左上方,焚烧炉体设有垃圾进料预处理箱、旋转炉排、下炉体,垃圾进料预处理箱设于焚烧炉体顶部,并与焚烧炉体内贯通相连,旋转炉排设于下炉体内,下炉体连接于焚烧炉体底部,本发明通过设立通过设有垃圾进料预处理箱,在垃圾进入焚烧炉内时对其进行拆分化解,拆分后的生活垃圾进入炉内时可更快速的分解,减少热解时热能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热解气化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焚烧无烟囱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热解气化分有初次反应阶段和二次反应阶段,对垃圾先进行受热裂解再升高温度二次裂解加剧,垃圾热解气化技术不仅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还有效克服了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污染问题,是一种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垃圾处理技术,但是热解汽化炉在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时,生活垃圾通过进料口直接进入炉内,生活垃圾中常含有较多的水分,在堆放运输时,不断被上层挤压,导致垃圾容易黏结在一起,直接倒入炉内,易导致内部含有水分难以处理,增加炉内热能的损耗,并且内部积累的水汽在炉内经过反应易生成新的有害物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焚烧无烟囱排放系统,其结构包括焚烧炉体、一次进风端口、出渣端口、二次进风端口、排风管、出灰口,所述一次进风端口设于焚烧炉体底部左侧,所述出渣端口设于焚烧炉体底部右侧一端,所述二次进风端口贯通连接于排风管上方,所述出灰口设有2道,依次设于排风管下方,所述排风管贯通连接于焚烧炉体左上方,
所述焚烧炉体设有垃圾进料预处理箱、旋转炉排、下炉体,所述垃圾进料预处理箱设于焚烧炉体顶部,并与焚烧炉体内贯通相连,所述旋转炉排设于下炉体内,所述下炉体连接于焚烧炉体底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垃圾进料预处理箱包括垃圾进料管、箱体、限位轴承环、驱动转轴、垃圾分离处理机构、下料口,所述垃圾进料管穿过箱体左侧与垃圾分离处理机构贯通相连接,所述限位轴承环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内壁上,另一端与垃圾分离处理机构外表面嵌套相连接,所述限位轴承环设有2组,分别设于垃圾分离处理机构左右两端,所述驱动转轴一端与插入箱体内与垃圾分离处理机构右侧一端固定相连,所述驱动转轴外侧一端与电机组相连,所述下料口设于箱体底部,所述箱体通过下料口与焚烧炉体内部贯通相连;
所述垃圾进料管呈倾斜状与垃圾分离处理机构相连,倾斜角度为30°-60°之间,便于垃圾滑行进入垃圾分离处理机构内,避免垃圾淤堵于垃圾进料管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垃圾分离处理机构包括轴承环嵌入槽、内置分离机构、垃圾分离转筒、入料口,所述轴承环嵌入槽与垃圾分离转筒呈一体化结构,所述轴承环嵌入槽设有2道,分别设于垃圾分离转筒外表面左右两端,所述内置分离机构以六个为一组,每组内的六个内置分离机构以垃圾分离转筒中轴线为圆心呈发射状分布,所述内置分离机构共设有3组,依次等距设于垃圾分离转筒内部,所述入料口与垃圾分离转筒呈一体化结构,并设于入料口左侧一端与垃圾进料管对应相连,所述垃圾分离转筒两端为实体状,中部呈宽间隙的格栅状,便于分离处理后的垃圾落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置分离机构包括固定套管、内置回收扭簧、外接杆、推拉板,所述固定套管外侧一端固定于垃圾分离转筒内部,所述固定套管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内置回收扭簧设于空腔内,并与外接杆一端固定相连,所述外接杆另一端与推拉板连接,所述外接杆与固定套管活动嵌套相连,所述内置回收扭簧可实现在外接杆旋转至侧边时,将其牵引收回至固定套管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轴承环通过嵌套于轴承环嵌入槽与垃圾分离转筒活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康(广州)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瑞康(广州)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8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