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缓存的安卓应用程序快速启动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8351.4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5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G06F9/50;G06F8/65;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西洋;袁曼曼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缓存 应用程序 快速 启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缓存的安卓应用程序快速启动的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云手机加载桌面应用程序快捷方式,访问接口跳转至缓存服务器数据库查询是否在缓存服务器上缓存有该应用程序的数据;当存在缓存时,直接加载缓存在缓存服务器上该应用程序的数据;当没有缓存时,缓存服务器将访问后端应用池来加载此应用程序,然后将此应用程序信息及加载入口等信息保存至缓存服务器数据库上。通过上面的方法,云手机的用户使用体验将越来越好,而周边的存储及网络服务器的运行负载也会降低,从而让整个云手机平台始终运行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缓存的安卓应用程序快速启动的系统及方法,应用于云手机应用程序app的快速启动。
背景技术
随着云手机技术和硬件性能的不断进步,云手机在各种场景下的应用需求以及使用多样性方向也得到了极大的开拓和发展、然而面对用户对云手机app使用体验要求越来越高,而云手机硬件到达性能瓶颈的边界也就越来越快,如何合理化解这其中的供需平衡问题呢:
1、越来越多的手机app都变得大型化,动辄2~3个GB的安装包文件,而每次启动应用将需等待较长的应用加载时间。
2、基于成本考虑,用户对云手机成本敏感,这也导致厂商在运营云手机时不得不考虑云手机的硬件成本,因此对于手机内存等资源也无短期内提升至PC级别的内存水平,而用户使用的应用在不断增长,从而导致云手机运行速率变慢。
3、对于云手机上用户长期持续使用的某应用程序,经年累月的使用将导致各种用户数据被缓存这也导致用户所使用的app大小变得越来越大。
云手机从存储中读入数据对存储负载高,遇到大量用户同时在热点时间段内同时运行大型app时,此时对云手机后端存储将带来极大的考验。
在提升云手机应用启动速度以改善用户体验方面,当前较多厂商采用的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方案,在云手机启动时就预加载用户常用的应用,当云手机启动后,用户运行指定app程序时可以非常快速的方式迅速启动应用,而无需等待漫长的应用加载过程,从而为云手机用户带来体验上的提升。
虽然通过app的预加载方式可以提升特定云手机用户群体的使用体验,但依然还无法为大多数的云手机用户带来使用体验上的明显改善,因为在此基础上还存在如下问题:
1、大多数用户的常用应用程序各不相同,而云手机系统内存大小却有限,无法实现全部app的预加载,而仅能实现部分热门app的预加载;
2、若预加载过多的应用程序,将带来系统内存资源的占用,而部分app某些用户使用频率较低,甚至不使用,而这些app也占用着用户的宝贵系统资源;
3、当加载过多的应用app时,此时若同时出现大量云手机需要重启时,那么这些云手机在启动后将同时对存储请求数据,这些并发的数据请求压力对存储系统的稳定运行也将带来较大考验,同时存储上所承载的其他业务的数据请求需要也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4、当应用程序推送重要更新包时,此时大量云手机将会根据接收到的推送请求去服务器下载更新,由于相同的数据被反复下载多次,而服务器的网络带宽有限,这些重复的下载数据流量也会极大占用有限的网络资源,使得网络长期处于拥堵状态而影响正常业务。
5、随着云手机虚拟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此时当云手机预加载过多的应用将极大的占用手机内存资源,而针对虚拟化应用场景,若没有充足的内存资源,虚拟化场景下运行的云手机也将因没有充足的内存资源而运行缓慢或出现严重的系统运行崩溃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都会随着云手机用户应用场景的增加应该规模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严重,难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缓存方案的安卓应用程序快速启动的系统及方法,使得云手机加载应用程序app可以快速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83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