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基坑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8564.7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邢民;王春森;何永辉;张勇;汪玉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E02D17/02;E02D17/04;E02D1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亚楠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基坑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第二基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型基坑施工方法,用于在邻近地下建筑物的处内开挖基坑,包括步骤:S1:设定施工区域,按水平方向将所述施工区域分为靠近所述地下建筑物的第一区域和远离所述地下建筑物的第二区域;S2:在所述第一区域贴近所述地下建筑物的一侧设置隔绝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地下建筑物的连续墙;S3、按深度方向将所述第一区域分为第一基层和多个第二基层;S4:开挖第一基层的土方;S5:开挖第二区域的土方;S6:依次开挖第二基层的土方。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减少了大型基坑开挖内撑体系,实现了费用低,工期短的效果,且能够保证基坑内的支撑结构能够稳固支护基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基坑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地下建筑物;建筑地下建筑物后,后续的基坑施工将难以避免地需要在地下建筑物附近进行。
为实现在地下建筑物附近进行基坑施工,现有技术中一般对基坑采用围护墙,集合内环支撑或内桁架砼支撑体系。
然而,这种方式的基坑支护结构复杂,对于施工费用和施工工期都有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于施工费用和施工工期要求低的大型基坑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基坑施工方法,用于在邻近地下建筑物的处内开挖基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设定施工区域;按水平方向将所述施工区域分为靠近所述地下建筑物的第一区域和远离所述地下建筑物的第二区域。
S2:在所述第一区域贴近所述地下建筑物的一侧设置隔绝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地下建筑物的连续墙。
S3:按深度方向将所述第一区域分为第一基层和多个第二基层。
S4:开挖第一基层的土方,并在开挖的第一基层内设置第一支撑结构。
S5:开挖第二区域的土方,并在开挖的第二区域内设置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相连的第二支撑结构。
S6:依次开挖第二基层的土方,并在开挖的各第二基层内设置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相连的第三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步骤S3和步骤S4之间,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区域内设置搅拌桩。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的设置第一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多个竖直的第一中柱,设置水平的第一横梁。
进一步地,步骤S5中,所述的设置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相连的第二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多个竖直的第二中柱,设置多个水平的第二横梁,并拼接最上方的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
进一步地,步骤S5中,多个所述第二横梁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基层一一对应;步骤S6中,所述的设置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相连的第三支撑结构,包括:设置水平的第三横梁,并拼接所述第三横梁和该第一基层对应的第二横梁。
进一步地,步骤S3中,还包括:按深度方向将所述第二区域分为第三基层和多个第四基层;所述第一基层和第三基层深度一致,多层第二基层和多层第四基层一一对应,对应的第二基层和第四基层深度一致。步骤S4中,还包括:将所述第三基层土方划分为靠近对应的所述第一基层的第一部分和远离对应的所述第一基层的第二部分,开挖所述第一部分的土方;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交接面为第一坡面,所述第一坡面的法线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形成钝角。
进一步地,步骤S5中,还包括:将多个所述第二基层分别划分为靠近对应的所述第四基层的第三部分和远离对应的所述第四基层的第四部分,开挖所述第三部分的土方;其中,各个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的交接面为第二坡面,所述第二坡面的法线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形成锐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85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