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斗三代短报文通信和虚拟专网的电力外业数据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9339.5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9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征凯;魏永;周启平;钱金华;郑春着;章兵;范海波;郭俊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W4/14;H04W28/04;H04L1/18;H04L12/46;H04B17/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郭楚媛 |
地址: | 23005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三代短 报文 通信 虚拟 电力 数据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三代短报文通信和虚拟专网的电力外业数据传输方法,属于电力外业数据传输方法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北斗三代短报文通信和虚拟专网的电力外业数据传输方法,在移动终端中内置通信信号检测模块,该通信信号模块可以根据周边环境的不同来自适应调整接收信号阈值,通信信号检测模块对虚拟专网VPN信号强度进行一定时间的检测,若信号强度普遍超出阈值时,说明虚拟专网VPN适合进行数据传输,则采用VPN方法予以传输;否则,采用北斗三代短报文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移动终端处于强电磁干扰区域或电力专网VPN接收信号太弱甚至没有信号覆盖的区域,无法接收到电力专网VPN信号导致无法通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外业数据传输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北斗三代短报文通信和虚拟专网的电力外业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电力用户对移动应用方面也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各种现场记录数据的工作和需要及时处理的事务,需要通过移动终端应用实现。近年来,利用移动终端开展电力业务现场作业,已经成为重要的工作方式之一,特别是电力生产领域很多在户外进行的工作,更需要采用先进的移动应用技术,渗透到办公、网络运营监控、网络维护、故障抢险等方面。为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通常采用专用传输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不受破坏;以电网资产实物ID业务场景为例,其实现思路为移动终端将射频识别RFID标签所关联的台账、图片等数据,通过通信运营商开设的电力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传输到生产管理系统(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PMS)进行存储和处理。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数据传输的稳定与否受制于电力专网VPN信号的强弱,在正常情况下,当移动终端周边环境信号较强时,电力专网VPN可获得稳定可靠的信号,能够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当移动终端处于强电磁干扰区域、运营商网络信号覆盖弱甚至无信号区域时,则无法利用电力专网VPN进行数据传输,给移动终端现场作业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设计移动终端处于强电磁干扰区域或电力专网VPN接收信号太弱甚至没有信号覆盖的区域,无法接收到电力专网VPN信号,无法通信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北斗三代短报文通信和虚拟专网的电力外业数据传输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北斗三代短报文通信和虚拟专网的电力外业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移动终端中内置的通信信号检测模块对所处区域的电力专网VPN强度信号进行一定时间的检测;
S2、将S1中检测所得的当前信号强度与阈值进行比较,若信号强度普遍超出阈值时,说明虚拟专网VPN适合进行数据传输,则采用 VPN方法予以传输;
S3、若信号强度低于阈值,则采用北斗三代短报文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通过移动终端中内置的通信号信号检测模块获取射频识别 RFID标签数据;
S4、将RFID标签关联的台账数据、图片等数据传输到移动终端主控模块,利用移动终端主控模块将所获取数据形成文件,并对其进行解析;
S5、将S4中解析所得的文件属性信息封装成北斗三代短报文格式,对其属性信息进行编码并组成数据包;
S6、将移动终端与PMS系统接收端进行同步设置,同时启动定时器,将S5中所述数据包作为同步包进行发送;
S7、利用PMS系统接收端接收同步包进行解析,获得需要接收的数据包的详细信息,启动接收线程等待接收数据包,并向移动终端发送确认应答包;
S8、若移动终端在定时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应答包,则触发重传机制来重新发送同步包;若在规定时间内收到确认应答包,则对其进行解析,至此完成收发两端的数据同步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93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过滤地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调温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