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冷机卸料的分体式高效烟气捕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9458.0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2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珲;张璞;娄可宾;朱晓华;闫威卓;杨雅娟;王琪琪;王天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7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党建华;张东山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冷机 卸料 体式 高效 烟气 集装 方法 | ||
1.一种环冷机卸料的分体式高效烟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式卸料大罩(3),以及
设置在所述分体式卸料大罩(3)下端两侧的T型密封槽(201);
其中,所述分体式卸料大罩(3)通过所述T型密封槽(201)连接在环冷机平台(2)上,且所述分体式卸料大罩(3)套接在环冷机台车(6)的上方;
所述分体式卸料大罩(3)上部中间设有多个吸风口;
所述分体式卸料大罩(3)内底部两侧设有导流板(301),且所述导流板(301)位于所述吸风口的下方,其中,多个所述吸风口与除尘管道连接,用于捕集烧结机环冷卸料处烟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冷机卸料的分体式高效烟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冷机平台(2)底部的卸料箱(1),所述卸料箱(1)内设有第一接料部、第二接料部和辅助吸尘部,在烧结料下落时,所述第一接料部和所述第二接料部用于减小烧结料的冲击,所述辅助吸尘部用于抽取从所述卸料箱(1)底部升起的烟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冷机卸料的分体式高效烟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料部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转动连接在所述卸料箱(1)内,所述第一转轴(7)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接料板(701),多个所述第一接料板(701)呈圆周分布在所述第一转轴(7)上;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7)转动的驱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环冷机卸料的分体式高效烟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料部包括
第二接料板(101),所述第二接料板(101)用于转动连接在所述卸料箱(1)的内壁,且所述第二接料板(101)位于所述第一接料板(701)的下方,所述第二接料板(101)与所述卸料箱(1)的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冷机卸料的分体式高效烟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箱(1)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3),所述限位板(103)位于所述第二接料板(101)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冷机卸料的分体式高效烟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吸尘部包括开设在所述接料箱(1)上的密封腔(8),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密封腔(8)内的两个密封啮合的全齿轮(801);
其中,所述密封腔(8)的进气端密封连接有第一输气通道(804)、排气端密封连接有第二输气通道(805),所述卸料箱(1)内壁设有多个第一通孔(802),所述第一输气通道(804)远离所述密封腔(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802)连通,所述卸料箱(1)顶部设有第二通孔(806),所述第二输气通道(805)远离所述密封腔(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806)连通,所述第二通孔(806)位于所述导流板(301)的下方;
还包括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全齿轮(801)转动的驱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冷机卸料的分体式高效烟气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卸料大罩(3)上连接有用于对导流板(301)进行清理的刮料部件;
所述刮料部件包括齿条(407),用于滑动连接在所述分体式卸料大罩(3)的侧壁;
刮板(408),用于固定连接在所述齿条(407)上,所述刮板(408)位于所述分体式卸料大罩(3)的内部且与所述导流板(301)底部贴合;
挡板(409),用于固定连接在所述齿条(407)的顶部;
第二弹簧(410),一端与所述挡板(409)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分体式卸料大罩(3)外侧壁相抵;
卡罩(411),固定连接在所述分体式卸料大罩(3)的侧壁,且所述卡罩(411)位于所述第二弹簧(410)的上方;
半齿轮(406),用于转动连接在所述分体式卸料大罩(3)的外侧壁,且所述半齿轮(406)与所述齿条(407)啮合,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半齿轮(406)转动的驱动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94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纤维膨化用充棉枪
- 下一篇:用于运动轴的非接触密封系统及工业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