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废弃砖瓦制备的保水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0615.X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0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彭勃;彭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惠地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8/06;C04B20/02;C04B1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泽云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废弃 砖瓦 制备 砂浆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废弃砖瓦制备的保水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按重量份计包括:胶凝材料80‑150份、废弃砖瓦粗骨料100‑150份、经酸活化和钠化处理的废弃砖瓦微粉100‑150份、纤维素0.1‑0.5份、减水剂0.2‑0.5份、增粘剂0.1‑0.4份;废弃砖瓦微粉的阳离子交换容量为≥20mmol/100g;本发明上述成分与水按比例混合,经搅拌、浇筑而成一种保水性能佳的砂浆,解决废弃砖瓦来源广泛、组成复杂,不同来源的废弃砖瓦处理后得到的再生骨料、粉料成分及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克服用废弃砖瓦处理后制备的砂浆经常存在保水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制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利用废弃砖瓦制备的保水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及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工作的相继铺开,城乡大量的房屋被拆迁,而由于房屋拆迁产生的废弃砖瓦也空前增加。目前,我国所拆除的房屋中砖混结构的房屋较多,拆迁垃圾废弃物主要由废弃砖瓦组成,废弃砖瓦将达总建筑垃圾量的30%~50%。废弃砖瓦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而堆放或填埋则需耗用大量的征地等建设投资,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散落和扬尘等问题,又加重了对环境影响和污染。另一方面,新建筑的兴建,要消耗大量的粘土、砂、石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同时,拆除的建筑又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废弃砖瓦,建筑垃圾、废弃砖瓦的堆放还要占用土地,这些都对我们的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何才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怎么才能有效解决资源不可再生与资源消耗不断扩大的矛盾。
此外,保水性能是评价砂浆品质的一个指标,由于废弃砖瓦来源广泛、组成复杂,不同来源的废弃砖瓦处理后得到的再生骨料、粉料成分及性能差异较大,用废弃砖瓦处理后制备的砂浆经常存在保水性能不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保水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废弃砖瓦制备的保水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克服用不同来源的废弃砖瓦处理后制备的砂浆经常存在保水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一种利用废弃砖瓦制备的保水砂浆,按重量份计包括:胶凝材料80-150份、废弃砖瓦粗骨料100-150份、经酸活化和钠化处理的废弃砖瓦微粉100-150份、纤维素0.1-0.5份、减水剂0.2-0.5份、增粘剂0.1-0.4份;所述的废弃砖瓦微粉的阳离子交换容量为≥20mmol/100g。
进一步的,所述的废弃砖瓦粗骨料、经酸活化和钠化处理的废弃砖瓦微粉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而来:(1)废弃砖瓦的处理:从建筑垃圾中分选处废弃砖瓦,使用破碎装置破碎废弃砖瓦,然后用筛孔为5mm和0.16mm的筛网分选,粒径值大于5mm的废弃砖瓦作为废弃砖瓦粗骨料,粒径值小于0.16mm的废弃砖瓦放入球磨机进行球磨,球磨为比表面积大于等于1000m2/kg,小于等于2400m2/kg的废弃砖瓦微粉;(2)废弃砖瓦微粉酸活化:将步骤(1)得到的废弃砖瓦微粉加200-600重量份水打浆,然后加入盐酸,盐酸用量为废弃砖瓦微粉的阳离子交换容量的0.5-3倍,浸泡活化1-2天,压滤脱水,得到酸活化废弃砖瓦微粉;(3)废弃砖瓦微粉的钠化处理:将步骤(2)得到的酸活化废弃砖瓦微粉加200-600重量份水打浆,加入柠檬酸钠,柠檬酸钠的用量为废弃砖瓦微粉阳离子交换容量的0.5-3倍,调节pH至6-8,加热搅拌,反应1-3h,离心去除杂质,压滤脱水,得到经钠化处理的废弃砖瓦微粉。
更进一步的,胶凝材料为硅酸盐水泥或者铝酸盐水泥;纤维素为甲基纤维素醚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减水剂为聚羧酸系粉末高效减水剂;增粘剂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胶粉或丙烯酸类乳胶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惠地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惠地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06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