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O2 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80929.X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2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郑成航;刘昶;周灿;张涌新;吴卫红;翁卫国;赵中阳;刘少俊;杨洋;张悠;岑可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47/06;C01C1/24;C07C249/08;C07C24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郑芳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o base sub | ||
1.一种SO2吸收副产物制高附加值产品的智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智能调控系统,所述智能调控系统包括烟气净化冷却子系统、烟气脱硫子系统、亚硫酸氢铵精制子系统、硫酸羟胺制备子系统、高附加值产品制备子系统、智能调控子系统,所述烟气净化冷却子系统、烟气脱硫子系统、亚硫酸氢铵精制子系统、硫酸羟胺制备子系统、高附加值产品制备子系统顺次设置,所述烟气净化冷却子系统、烟气脱硫子系统布置于SCR脱硝系统至电厂烟囱间的烟道中,所述智能调控子系统与烟气脱硫子系统、硫酸羟胺制备子系统、高附加值产品制备子系统相连接;
所述烟气净化冷却子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动力波洗涤装置和气液分离装置,所述动力波洗涤装置包括动力波洗涤塔和动力波循环泵,所述动力波洗涤塔包括洗涤管和动力波洗涤器,所述动力波洗涤器通过动力波循环泵与洗涤管中的喷嘴相连通;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塔、沉降槽给料泵、斜板斜管沉降槽、沉降槽中和池、沉清池、缓冲池和沉降槽循环泵,所述动力波洗涤器与气液分离塔相连通,气液分离塔底部通过沉降槽给料泵与斜板斜管沉降槽相连通,斜板斜管沉降槽中部与气液分离塔相连通,斜板斜管沉降槽底部与沉降槽中和池相连通,沉降槽中和池顺次与沉清池、缓冲池相连通,缓冲池通过沉降槽循环泵与斜板斜管沉降槽相连通;
所述烟气脱硫子系统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包括自下而上逐级串联的一段NH4HSO3成品段、二段SO2主吸收段和三段除铵雾段,所述一段NH4HSO3成品段包括由下而上顺次设置的一段填料层、一段液体分布器、第一隔板和第一升气帽,脱硫塔底部通过一段循环泵、一段循环冷却器与一段液体分布器相连通;所述二段SO2主吸收段包括由下而上顺次设置的二段填料层、二段液体分布器、第二隔板和第二升气帽,二段SO2主吸收段底部与二段循环槽相连通,所述二段循环槽通过二段循环泵、二段循环冷却器与二段液体分布器相连通,所述二段循环槽还与一段循环泵相连通;所述三段除铵雾段包括由下而上顺次设置的三段填料层和三段液体分布器,三段除铵雾段底部与三段循环槽相连通,所述三段循环槽通过三段循环泵、三段循环冷却器与三段液体分布器相连通,所述三段循环槽还与二段循环泵相连通;所述三段除铵雾段上方设有丝网除沫器;
所述亚硫酸氢铵精制子系统包括顺次相连通的微孔过滤器、离子交换进料槽、离子交换器、亚盐中间槽和亚盐槽,所述微孔过滤器与一段循环泵相连通,微孔过滤器底部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与滤渣桶相连通,所述微孔过滤器和离子交换器均为一开一备;
所述硫酸羟胺制备子系统包括顺次连通的氨氧化炉、二磺酸盐制备反应器和水解反应器,所述氨氧化炉中设有铂金网,所述铂金网放置于铂金网支撑架上,所述二磺酸盐制备反应器包括高压反应釜、冷却液层、搅拌装置、真空泵、pH计、温度计和压力表,冷却液层包裹在高压反应釜外层,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转轴和搅拌叶,搅拌叶共有三层,每层间距12cm,每层有向上搅拌叶2个,向下搅拌叶2个,搅拌叶均与转轴夹角60°,每个搅拌叶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5°;所述水解反应器包括水解反应釜、搅拌器和测温计;
所述高附加值产品制备子系统包括第一肟化反应器、第二肟化反应器、硫酸铵萃取分离器、硫酸铵萃取沉降槽、肟萃取分离器、肟萃取沉降槽、肟中间泵槽、硫酸铵泵槽,所述第一肟化反应器、硫酸铵萃取分离器、硫酸铵萃取沉降槽、肟中间泵槽顺次连通,所述第二肟化反应器、肟萃取分离器、肟萃取沉降槽、硫酸铵泵槽顺次连通,所述肟中间泵槽与第二肟化反应器连通,硫酸铵泵槽与第一肟化反应器连通;
所述智能调控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烟气经增压风机增压后进入动力波洗涤装置降温除尘,再进入气液分离塔进行气液分离;
(2)来自气液分离塔的饱和湿烟气进入脱硫塔,依次进入一段NH4HSO3成品段、二段SO2主吸收段和三段除铵雾段,饱和湿烟气与喷淋液逆向接触;
(3)脱硫吸收液从一段循环泵进入微孔过滤器,交换后得到的精制亚硫酸氢铵盐溶液送至硫酸羟胺制备子系统;
(4)氨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进入氨氧化炉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反应产生的气体进入二磺酸盐制备反应器,随后二磺酸盐在水解反应器中水解并蒸发提浓;
(5)将合成肟所需原料加入第一肟化反应器,并同时通入少量氨,反应液由第一肟化反应器底部流至硫酸铵萃取分离器,硫酸铵萃取分离器下层为硫酸铵溶液,硫酸铵溶液流入硫酸铵结晶装置,硫酸铵萃取分离器上层的液体流入肟中间泵槽,将含有硫酸羟胺的溶液加入第二肟化反应器,并同时通入少量氨,反应液由第二肟化反应器底部流至肟萃取分离器,肟萃取分离器上层为有机相层,有机相流入硫酸铵泵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09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