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连续加料电弧炉废钢布料装置及其布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81194.2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9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春;姜周华;潘涛;姚聪林;李花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郑萌萌 |
地址: | 113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连续 加料 电弧炉 废钢 布料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平连续加料电弧炉废钢布料装置及其布料方法,涉及冶金送料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进料通道、预热通道、传送辊道以及间隔布置的若干加料仓,若干加料仓均位于进料通道的上方,且底部均设置有落料口;若干加料仓中存储的废钢体积类型各不相同,且沿进料方向依次减小,进料方向起始端的部分加料仓中还设置有用于对废钢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加料仓,并在这些加料仓中设置加热装置对废钢提前进行预热,大大提高了废钢料层底部附近区域的预热温度,使废钢料层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解决了水平连续加料电弧炉上料过程轻料型废钢熔融粘连在传送辊道上的问题,保证了传送辊道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送料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平连续加料电弧炉废钢布料装置及其布料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国家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愈发严格。电弧炉作为钢铁工业生产中的“短流程”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生产消耗少等优点。同时,电弧炉生产以废钢为主要原料,对于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水平连续加料电弧炉整个冶炼过程电弧炉炉盖全程封闭,电弧炉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水平加料系统与废钢进行热交换,可以提高废钢入炉温度,降低吨钢电耗。因而,水平连续加料电弧炉具有节能降耗,缩短生产周期等优势,近些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水平连续加料电弧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加入的废钢种类繁多,尺寸大小不一,不规则的废钢堆积时更是形成复杂的料层结构,从而阻碍烟气的流动,废钢与高温烟气间无法进行充分的热交换,致使废钢预热温度较低,尤其是水平连续加料系统中料层底部区域的废钢预热效果极差,整个料层预热均匀性较差。实际中废钢预热后的温度仅有100~200℃,料层底部区域废钢预热温度甚至低于100℃,料层上下区域温差可达到60℃以上。另外,部分轻料型废钢,如薄板、边角余料、钢丝、钢屑等在预热过程易发生熔融与上料辊道粘连,恶化水平连续加料系统加料的顺畅性,导致电弧炉冶炼无法正常进行。公开号为“CN107460274A”名称为“一种水平连续加料预热装置及其强化预热方法”的发明专利中,将水平连续加料预热通道分为强化预热区与烟气预热区,在强化预热区通过烧嘴提供的能量提高废钢预热温度;公开号为“CN108396100A”,名称为“一种水平连续加料电弧炉废钢预热装置及使用方法”的发明专利中,在上料系统中安装点火器和输气设备通过燃料燃烧放热来提高废钢预热温度。但是,以上发明专利均通过外加热源来提高废钢预热温度,若想达到底层废钢也具有较高的预热温度,则需要使用较多喷嘴或点火器,能源消耗较高,并且也难以解决预热过程中部分轻料型废钢与上料辊道粘连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平连续加料电弧炉废钢布料装置及其布料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不仅大大提高了废钢料层底部附近区域的预热温度,使废钢料层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还解决了轻料型废钢熔融粘连在传送辊道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连续加料电弧炉废钢布料装置,包括进料通道、利用烟气进行预热的预热通道以及贯穿所述进料通道以及所述预热通道的传送辊道;还包括间隔布置的若干加料仓,若干所述加料仓均位于所述进料通道的上方,且底部均设置有落料口;若干所述加料仓中存储的废钢体积类型各不相同,且沿进料方向依次减小,进料方向起始端的部分加料仓中还设置有用于对废钢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优选的,沿进料方向若干所述加料仓依次分为用于存储重型废钢的第一加料仓、用于存储中型废钢、小型废钢、统料型废钢形成的混合废钢的第二加料仓以及用于存储轻料型废钢的第三加料仓,所述第一加料仓中设置有用于对重型废钢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料仓、所述第二加料仓、所述第三加料仓的间隔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落料口处均设置有用于控制落料的落料挡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料仓、所述第二加料仓、所述第三加料仓的底部均为锥形结构,所述落料口位于所述锥形结构的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11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