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暴水炮车混合注入优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81496.X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7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军;高利贵;何兆开;许煜;郭子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凯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F17D1/20;F17D3/12;F17D3/01;F41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暴 水炮 混合 注入 优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暴水炮车混合注入优化系统,包括脉冲水炮机构、脉冲减震管道组合、高压注入混合装置的动力装置,所述高压注入混合装置包括高压柱塞泵、注入管道、导出管道和循环水管,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安装在所述发动机输出端的主传动轴,以及安装在所述发动机上端的副传动轴;本系统通过主传动轴配合副传动轴分别作为带动高压水泵和带动高压柱塞泵的动力源,相对于传统的混合真空吸入结构,其结构更简单,管路更清晰,整体结构更可靠,而且能够在不降低、不影响原有管路压力的基础下,让水炮喷射的更远,保证远距离喷射混合剂的需求,从而增大了防暴水炮车的驱散范围,增强了防暴水炮车的威慑力,其经济性、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防暴水炮车混合注入优化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国内现有的防暴水炮车主要的喷射介质是高压清水,再添加染色剂、CS防暴剂,达到驱暴震慑目的。其中,在添加染色剂、CS防暴剂喷射时,原理为:高压水流进入独立的管路,需通过负压比例混合器,产生真空,将染色剂或CS防暴剂吸入混合室,进行混合并扩散,并最终回到主管路,由水炮喷射。此时,由于负压比例混合结构原因,存在射流的瓶颈,为了方便吸入染色剂、CS防暴剂,才会产生了局部真空,但也导致了此结构牺牲了一定的水路压力,才达到吸入混合的目的。由于降低了压力,也就无法远距离的喷射雾化染色剂或CS防暴剂,具体只能达到40米远左右,与清水水炮的威力相差甚大,而清水喷射能达到70米远左右,因此降低了防暴水炮车的喷射范围,对更远距离的人员无法起到驱散作用,震慑威力减弱,驱散范围变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管路更清晰,整体结构更可靠的防暴水炮车混合注入优化系统,能够在不降低、不影响原有管路压力的基础下,让水炮喷射的更远,保证远距离喷射混合剂的需求,从而增大了防暴水炮车的驱散范围,增强了防暴水炮车的威慑力,其经济性、实用性更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暴水炮车混合注入优化系统,包括脉冲水炮机构,连接所述脉冲水炮机构的脉冲减震管道组合,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脉冲减震管道组合上的、且与所述脉冲减震管道组合连通的高压注入混合装置,以及连接所述脉冲减震管道组合和所述高压注入混合装置的动力装置,所述高压注入混合装置包括高压柱塞泵,与所述高压柱塞泵输入端连通的注入管道,与所述高压柱塞泵输出端连通的导出管道,以及连通注入管道和导出管道的、能够使得高压柱塞泵与注入管道和导出管道之间形成闭环水流的循环水管,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安装在所述发动机输出端的、用于连接所述脉冲减震管道组合的主传动轴,以及安装在所述发动机上端的、用于连接所述高压柱塞泵的副传动轴。
进一步的,所述注入管道的末端呈分叉设置有第一岔管和第二岔管,以及分别对应第一岔管安装的CS防暴剂存储罐和对应第二岔管安装的染色剂存储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岔管上安装有CS防暴剂罐控制球阀,所述第二岔管上安装有染色剂罐控制球阀。
进一步的,所述导出管道与所述脉冲减震管道组合连通,并在靠近连通出安装有混合加注控制球阀,所述循环水管的中间部位安装有内循环控制球阀。
进一步的,所述主传动轴与发动机输出端连接的部位安装有主动皮带轮,所述副传动轴相对于连接高压柱塞泵的另一端安装有与发动机机身固定的轴承座,并且在所述副传动轴与轴承座连接端安装有通过皮带与主动皮带轮连接的从动皮带轮。
进一步的,所述脉冲水炮机构包括主水炮,与所述主水炮驳接固定的软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软管末端的、方便拆装驳接脉冲减震管道组合的快拆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凯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凯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14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