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专业领域的知识本体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1601.X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0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文;高飞;杨宁;贾鹏飞;韩帅;杨洋;李丽华;胡成博;刘子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6 | 分类号: | G06F16/36;G06F16/35;G06F40/237;G06N5/02;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夏德政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专业 领域 知识 本体 构建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专业领域的知识本体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知识本体的专业领域;建立领域知识体系,根据所述领域知识体系收集与所述专业领域相关的文本资料,并且根据知识本体的应用场景以及知识本体的结构密度,确定知识本体的构建原则;根据所述知识本体的构建原则,抽取领域知识资料中的概念属性,确定所述文本资料中的术语;对所述术语进行分类,确定所述术语的类以及类的等级体系,并且根据所述术语的类,确定所述类的属性以及属性的分面;基于所述类的属性以及属性的分面,构建面向所述专业领域的知识本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面向专业领域的知识本体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几乎每个本体系统的开发都会形成相对应的本体构建方法,由于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不同、本体具体实现的目标不相同,构建本体时所涉及比较研究的内容也不尽相同,目前对于本体的构建方法尚未有一套系统和完整的理论,狭窄领域知识本体构建的可操作性与应用适配性较差,无法为领域知识库应用奠定基础。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对于本体的构建方法尚未有一套系统和完整的理论,狭窄领域知识本体构建的可操作性与应用适配性较差,无法为领域知识库应用奠定基础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专业领域的知识本体的构建方法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对于本体的构建方法尚未有一套系统和完整的理论,狭窄领域知识本体构建的可操作性与应用适配性较差,无法为领域知识库应用奠定基础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面向专业领域的知识本体的构建方法,包括:确定知识本体的专业领域;建立领域知识体系,根据所述领域知识体系收集与所述专业领域相关的文本资料,并且根据知识本体的应用场景以及知识本体的结构密度,确定知识本体的构建原则;根据所述知识本体的构建原则,抽取领域知识资料中的概念属性,确定所述文本资料中的术语;对所述术语进行分类,确定所述术语的类以及类的等级体系,并且根据所述术语的类,确定所述类的属性以及属性的分面;以及基于所述类的属性以及属性的分面,构建面向所述专业领域的知识本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面向专业领域的知识本体的构建系统,包括:确定专业领域模块,用于确定知识本体的专业领域;确定构建原则模块,用于建立领域知识体系,根据所述领域知识体系收集与所述专业领域相关的文本资料,并且根据知识本体的应用场景以及知识本体的结构密度,确定知识本体的构建原则;确定术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知识本体的构建原则,抽取领域知识资料中的概念属性,确定所述文本资料中的术语;确定属性及分面模块,用于对所述术语进行分类,确定所述术语的类以及类的等级体系,并且根据所述术语的类,确定所述类的属性以及属性的分面;以及构建知识本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类的属性以及属性的分面,构建面向所述专业领域的知识本体。
在本发明中,根据一种面向专业领域的知识本体的构建方法,补充了术语获取、本体构建原则、知识本体评价三方面内容,更适用于狭窄领域知识资料较少时建立知识本体,提高了狭窄领域知识本体构建的可操作性与应用适配性,为领域知识库应用奠定了基础。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对于本体的构建方法尚未有一套系统和完整的理论,狭窄领域知识本体构建的可操作性与应用适配性较差,无法为领域知识库应用奠定基础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面向专业领域的知识本体的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面向专业领域的知识本体的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变电检修本体概念及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16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暴水炮车混合注入优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冷却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