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T资产管理系统防篡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1696.5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3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洵;龙玉江;龙娜;钟掖;甘润东;卫薇;王杰峰;赵威扬;王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4 | 分类号: | G06F21/64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t 资产 管理 系统 篡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T资产管理系统防篡改方法;包括步骤:S1:区块链点输送关键信息时调用数据治理平台接口;S2:数据治理平台集成区块链模块的接口;S3:数据发生改变修改;S4:数据篡改,查找数据篡改源;S5:区块链模块的防篡改;本发明通过维护资产关键信息时调用数据治理平台接口,实时同步最新IT资产数据到数据治理平台,数据治理平台再通过集成区块链模块实现IT资产数据上链从而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不可篡改,且区块链之间通过hash算法相连,区块链必须与前端区块链相连,且修改也必须对全部区块链进行修改,且在修改内容之后通过事后对比方式查出篡改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IT资产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T资产管理系统防篡改方法。
背景技术
IT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将IT资产信息与人、物、财、场地等资源的结合,使得高效率的资产管理和企业运营得以实现。从厂商功能偏重上有些偏重单纯管理,如摩卡软件出品的网络管理系统的IT资产管理模块;一些网络安全公司推出的资产管理产品更增加信息安全内容,比如资产异动上报等,可以防止信息随信息资产外泄,此类系统如易泰通公司出品的捍卫者信息安全系列中的捍卫者资产管理系统;对IT资产所在的房间、机房、机柜等物理位置进行管理,并管控资产的维修、外借、上下电过程,运用RFID技术可以有效为管理者提供帮助,对此类系统如深圳林森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RFID资产管理系统,然而市面上各种的IT资产管理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8933754A所公开的基于IT资产风险分析的安全管理方法,其虽然实现了基于IT资产风险分析的安全管理方法,基于互联网+企业IT风险管控的要求,通过时间域、空间域和逻辑域的三维防御模型来保证安全防御体系的全面性,通过智能联防的技术机制来保证安全防御体系的先进性,通过“云+端”的部署架构来保证安全防御体系的高效性。本发明具有多租户、零部署的特点;近场端的智能安全防御引擎则提供安全白环境、本地流量特征提取、主动防御指令执行等安全能力,采用透明部署的模式,无需调整原有业务网络架构,部署简单便捷。另外,这种部署架构支持SaaS安全即服务(Security as aService)的云商业模式,无需企业购买昂贵的安全设备,具有很高的安全投入产出比,企业可以按需付费,控制一次性投入,但是并未解决现有IT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能够实现信息的防篡改和篡改信息来源查询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IT资产管理系统防篡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T资产管理系统防篡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IT资产管理系统防篡改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S1:区块链点输送关键信息时调用数据治理平台接口;在区块链点需要传输关键信息的时候,对区块链数据治理平台的接口,然后再将数据的关键信息进行上传输送;
S2:数据治理平台集成区块链模块的接口;数据治理平台对数据的关键信息进行检查,在确定无误的时候,数据治理平台与区块链模块的接口进行连接,使得数据的关键信息能够实现上链;
S3:数据发生改变修改;在数据IT资产发生任意变动时,也需要通过调用数据治理平台接口和数据治理平台集成区块链模块接口,将变化情况上链,数据一旦上链后,则可以保证数据不被篡改;
S4:数据篡改,查找数据篡改源;在业务系统发生被篡改后,通过事后对比方式查出篡改源,再通过治理平台预警信息,通知业务员审批及时处理;
S5:区块链模块的防篡改;区块链模块的存储结构的特点是每一个区块与前一个区块,以及再前一个区块通过hash算法相连,当不知道前一个区块的内容,就无法生成当前这个区块,进而在先对该区块进行篡改的时候,就必须对之前的所有区块进行篡改。
进一步,所述S1中的区块链点首先对数据进行哈希运算,获得数字指纹;然后对数字指纹进行秘钥锁定,再将交易数据、交易数据的数字签名信息以及私钥对应的公钥发送给区块链网络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16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