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模块半自动三温校准测试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1923.4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4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马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泰(威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雄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威海临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半自动 校准 测试 工装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模块半自动三温校准测试工装,包括具有内腔的夹具主体、限位顶起装置和活动压紧装置,夹具主体上设置有安装孔和第一线孔,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测试板;限位顶起装置包括限位杆,限位杆与三温测试仪器的升降端连接;活动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杆,压紧杆设置有供测试线贯穿的第二线孔,测试线的测试探点位于压紧杆靠近测试板的端面,压紧杆弹性连接在限位杆上、并在限位杆的带动下能够弹性抵紧光模块。如此设置,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实现测试线的测试探点上下升降,方便光模块的装入和取出,同时测试探点与光模块弹性抵紧,可以避免测试点接触不良,保证测试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模块半自动三温校准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通信系统传输的速率要求在逐步提高,对现有光模块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很多测试光模块的压装夹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压装夹具存在了一些不足,操作上比较繁杂,效率也不高,例如,每次压装产品时需要手动控制,操作上比较繁杂,效率也不高,在人力成本上越来越高,自动化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夹具工装等也需跟随发展。
在以往工装设计中,多使用胶带将测试线缠绕固定在光模块中,测试方式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在更换光模块测试时,需要重新拆胶带固定测试点,这样更换光模块后,每次测试点的位置都会有些偏差,测量误差易增大。并且以往夹具密封性不好,温度循环过程中漏气严重,相对理想环境温度偏差大。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光模块测试工装,不便于拆装更换光模块,且容易造成测试点偏差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模块半自动三温校准测试工装,其能够解决现有的光模块测试工装,不便于拆装更换光模块,且容易造成测试点偏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半自动三温校准测试工装,用于与三温测试仪器连接、并对光模块进行校准检测,包括有:
具有内腔的夹具主体,所述夹具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供光模块插入的安装孔和供所述三温测试仪器的测试线贯穿的第一线孔,所述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测试板、并与所述安装孔的延伸方向平齐;
限位顶起装置,包括有穿设在所述内腔的上方、并与所述夹具主体滑动连接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安装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且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内腔外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温测试仪器的升降端连接;
活动压紧装置,包括有位于所述内腔内的压紧杆,所述压紧杆设置有供所述测试线贯穿的第二线孔,且所述测试线的测试探点位于所述压紧杆靠近所述测试板的端面;所述压紧杆弹性连接在所述限位杆上、并在所述限位杆的带动下能够弹性抵紧所述光模块。
优选地,所述限位顶起装置还包括有与所述夹具主体固定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有供所述限位杆贯穿的限位孔和位于所述限位孔内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孔内、且所述限位凸起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限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贯通在所述限位槽下方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径小于所述限位槽的内径;所述限位杆外套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弹簧槽的下端面相抵、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凸起相抵,以带动所述限位凸起抵在所述限位槽的上端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设置为T型块,且所述固定块的上部截面大于下部截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的上方设置有套设在所述限位杆外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槽将所述固定块的上端面贯通、且位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固定块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泰(威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瑞泰(威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19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材料浸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软膜自动化间歇封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