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缆外壳的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81967.7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嘉意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33/12;C08K13/04;C08K7/12;C08K3/26;C08K3/36;C08K3/013;C08K3/38;C08K3/22;C08K3/34;C08K5/524;H01B3/44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谭月萍;邓世江 |
地址: | 530105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缆 外壳 pvc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缆外壳的PVC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PVC粒料100‑150份、润滑剂0.3‑0.6份、改性增塑剂20‑50份、抗氧化剂0.5‑5份、阻燃剂1‑10份、填料15‑50份、发泡填充粒20‑40份、石棉颗粒10‑20份、釉液15‑30份。本发明的用于电缆外壳的PVC材料,该材料具有高效阻燃的作用且隔温隔热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缆外壳的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产品自问世后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和改善,PVC电缆因价格低廉、性能优异,在电线电缆绝缘保护材料中长期占有重要地位。但PVC电线电缆的阻燃性能一直困扰大家,目前电线电缆的阻燃材料多含卤素,当电线电缆着火时,存在延燃、滴落及产生大量的毒烟等问题,如何减轻塑料燃烧的烟毒与滴燃产生的二次伤害极为重要,目前国内电线电缆护套材料阻燃性能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机磷氮类、无机水合物类,但目前的研究成果仍存在阻燃效果及隔热隔温效果差等问题,现有的所以需要寻找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电缆外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缆外壳的PVC材料,该材料具有高效阻燃的作用且隔温隔热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电缆外壳的PVC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PVC粒料100-150份、润滑剂0.3-0.6份、改性增塑剂20-50份、抗氧化剂0.5-5份、阻燃剂1-10份、填料15-50份、发泡填充粒20-40份、石棉颗粒10-20份、釉液15-30份。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增塑剂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充分混合搅拌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包括碳酸钙、陶瓷粉、二氧化硅以1:1:1的混合物,其中陶瓷粉和二氧化硅为微米级别粉末。
进一步地,所述釉液由电气石10-15份、镁气石5-20份、石英2-8份、高岭土20-30份、氧化铝3-10份、锂瓷石12-22份混合后球磨,过筛后加水制成的浆液。
一种用于电缆外壳的PVC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喷釉处理:制成釉液后,将PVC粒料平铺一层在传送带,在传送的过程中将釉液喷淋到PVC粒料上,将PVC粒料烘干备用;
(2)炼化釉层:将步骤(1)中得到的PVC粒料置于捏炼机中,并加入改性增塑剂将PVC粒料进行塑化;
(3)配料处理:将石棉颗粒打碎成粉末后,再将发泡填充粒浸没在石棉粉末中,并搅拌抖动,使石棉粉末进入发泡填充粒的空隙中,过筛分离;
(4)造粒:将步骤(2)中得到的塑化后的PVC粒料和步骤(3)中处理过的发泡填充粒混合,并加入其它原料进行混练,得到用于电缆外壳的PVC材料。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捏炼机的捏炼温度为80-90℃,捏练时间为3-6min。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搅拌抖动时间为20-40min。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所述混料的温度为160-170℃。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制备的PVC材料隔热性能和助燃性能优于现有市面上的产品,且并具有优异的柔韧性;
(2)通过对PVC粒料进行喷釉并将其捏练可以便于整个粒料掺杂釉料,制成电缆外壳后具有阻燃隔热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熄放置电缆出线短路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嘉意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嘉意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1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