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桨系统防雷滑动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2206.3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9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阮庆洲;俞庆;刘琳;倪青荣;冉小锋;郜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30 | 分类号: | F03D80/30;H01R39/08;H01R3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20024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防雷 滑动 连接 装置 | ||
1.一种变桨系统防雷滑动连接装置,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导电带,安装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轴承上;以及
滑动连接部件,其与所述导电带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导电带具有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轴承电气绝缘的绝缘面、及与所述滑动连接部件电气连接的导电面,所述滑动连接部件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导电带连接至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用于接收来自叶片的雷电流的引下线部件,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带的形状与所述变桨轴承的内径圆弧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带为一段圆弧,所述圆弧的外侧形成与所述变桨轴承电气绝缘的所述绝缘面,所述圆弧的内侧形成与所述滑动连接部件电气接触的所述导电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带为铜材质,所述圆弧的外侧、上侧和下侧使用一定厚度的绝缘材料喷涂,所述圆弧的内侧使用铜镀锡工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带上设置有多个绝缘安装孔位,所述绝缘安装孔位用于绝缘螺丝将所述导电带紧固于所述变桨轴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部件包括第一滑动连接部件和第二滑动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滑动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连接部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导电带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连接部件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轮毂本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轮毂本体上的可导电的安装本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本体上用于与所述导电带接触的碳刷以及与所述碳刷连接并固定于所述安装本体上的碳刷引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包括用于固定于所述轮毂本体上的安装底座、连接于所述安装底座上的安装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顶端的顶部安装平台,所述碳刷和所述碳刷引线设置于所述顶部安装平台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通过电气联通锁紧装置安装到所述轮毂本体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部安装平台上还设置有碳刷刷握,所述碳刷和所述碳刷引线安装于所述碳刷刷握内,并且,所述碳刷通过压簧紧固于所述碳刷刷握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刷握及所述碳刷引线的端子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顶部安装平台上,并且,所述碳刷刷握及所述碳刷引线与所述顶部安装平台的连接面分别涂有导电膏。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所述安装支架及所述顶部安装平台均为不锈钢材质。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底座、所述安装支架及所述顶部安装平台的连接部分均设置有导电膏涂层。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部安装平台上还设置有尖端放电部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放电部件与所述导电带的距离在预定范围内。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放电部件为不锈钢材质。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放电部件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顶部安装平台上,并且,所述尖端放电部件与所述顶部安装平台的连接面涂有导电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22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