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用分的停车收费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2860.4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7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姚思明;孙中海;卢建华;林青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信息集团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2 | 分类号: | G07B15/02;G06Q30/02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财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刘兆庆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用 停车 收费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用分的停车收费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用户通过客户端注册并开通停车付费服务;S2、收费端识别入场车牌号并向服务端发送请求;S3、服务端从信用数据库调取用户信用分;S4、收费端记录用户的车牌号和相应的信用分;S5、收费端识别离场车牌号并计算出停车费用;S6、服务端调取该车辆的信用反馈并审核是否使用信用分进行优惠抵扣;S7、收费端显示最终的停车费用并放行车辆,同时客户端发起扣款;S8、服务端扣款成功后对该次消费行为进行记录存储。本发明利用个人信用分实现了自动抵扣停车时长以及自动扣费,无需码支付或关注公众号,极大的提高了车辆出场效率,避免车辆出口的拥堵,提高停车场所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停车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信用分的停车收费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停车场所一般采用人工收费,不仅人工成本高,且车辆放行速度较慢,导致停车场所使用效率低、出口拥堵的现象。随着智能支付的兴起,现在大部分停车场所开始使用扫码支付,或关注公众号绑定支付,虽然在一定程度提高了车辆出场的效率,但每次车辆出场都需要扫码,而公众号里使用停车优惠也需要每次手动点击操作,且各停车场所的优惠并不能通用,不同的停车场所都要重新关注一个新的公众号,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信用分的停车收费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信用分的停车收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户通过客户端进行注册后绑定车牌号,并开通停车付费服务;
S2、用户车辆进入停车场,收费端识别车牌号并向服务端发送请求;
S3、服务端根据车牌号从信用数据库调取对应用户的信用分并将结果返回给收费端;
S4、收费端记录用户的车牌号和相应的信用分;
S5、用户车辆离场,收费端识别车牌号,结合对应的信用分和停车时长计算出停车费用,并将扣款信息发送给服务端审核;
S6、服务端根据所述扣款信息调取该车辆的信用反馈,若信用反馈正常则同意使用信用分进行停车时长抵扣,若信用反馈异常则不享受信用分优惠;
S7、收费端根据服务端的审核结果,显示最终的停车费用并放行车辆,同时客户端发起扣款;
S8、服务端扣款成功后对该次消费行为进行记录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还可以通过所述客户端查询停车记录以及绑定银行卡或微信或支付宝进行停车费用支付。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还可以通过客户端关闭停车付费服务以及解除银行卡绑定支付。
进一步地,停车费用的计算如下:总停车费用=(实际停车时长-信用分抵扣时长)×每小时停车费,仅当总停车费用大于零时才进行收费,所述实际停车时长取整数,不足1小时的部分按1小时计算,所述信用分抵扣时长根据信用分的高低进行划分。
进一步地,所述信用分是根据个人信用记录生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信用反馈的生成具体为:若用户无停车场所破坏行为,则信用反馈正常;若用户存在停车场所破坏行为,则信用反馈异常;对于信用反馈异常的用户,服务端则扣除部分该用户的信用分或添加违约标识,并规定存在信用反馈异常的用户不能使用信用分抵扣停车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破坏行为包括:恶意停车、恶意闯关、欠费未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信息集团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信息集团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28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