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式防脱落单芯导线对接机械手的导线对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3972.1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0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舒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羽源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脱落 导线 对接 机械手 方法 | ||
1.一种密封式防脱落单芯导线对接机械手的导线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置槽的端子本体(1)(1)、下压板(2)、第一折弯压块(3)、斜面推块(4)、导片固定座(5)、U形导电片(6)以及滑动连接在导片固定座(5)上的两个第二折弯压块(7);
所述端子本体(1)的底部具有与容置槽连通的开口,所述端子本体(1)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的锁扣部(11),所述端子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使导线密封伸入容置槽内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上固定有导线密封头(12);
所述导片固定座(5)密封连接在端子本体(1)的开口上,并与容置槽形成密封的腔体;
所述U形导电片(6)的底部固定在导片固定座(5)上,并使其两端分别紧靠端子本体(1)的内壁,所述U形导电片(6)的两端分别向内水平弯折有导片折弯部(61);
两个所述第二折弯压块(7)相邻的一端分别嵌设有永磁铁(71),两个所述永磁铁(71)用于使两个第二折弯压块(7)在未受到压力时保持紧贴状态,所述第二折弯压块(7)的顶面高度小于导片折弯部(61)的高度;
所述第一折弯压块(3)包括压块折弯部(31)和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杆(32),所述压块折弯部(31)底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下压头(3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32)的一端连接在压块折弯部(31)的顶面,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32)的另一端向上密封穿过端子本体(1)的顶部后伸出,并连接在下压板(2)上;
所述斜面推块(4)包括推块本体(41)和第二连接杆(42),所述推块本体(41)设有两个便于第一折弯压块(3)将导线下压折弯的缺口(43),两个所述缺口(43)对称设置,所述推块本体(41)用于推动两个第二折弯压块(7)做相背滑动,从而将第一折弯压块(3)折弯处理后的导线进行第二次折弯、并将导线压接在导片折弯部(61)与第二折弯压块(7)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一端连接在推块本体(41)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杆(4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压块折弯部(31)、端子本体(1)的顶部后向外伸出,所述第二连接杆(42)与端子本体(1)密封配合;
所述下压板(2)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锁扣部(11)配合的锁止钩(21);
两个导线前端分别剥皮后通过导线密封头12、穿线孔伸入腔体内,并分别位于斜面推块4的两个缺口43内,导线插入完成后,按压下压板2,下压板2通过第一连接杆32带动压块折弯部31下探,使压块折弯部31两端的下压头33分别与两个导线前端接触,继续下压时,此时下压头33伸入缺口43内并将导线向下90度折弯,随着继续按压下压板2,下压板2的底面与第二连接杆42接触,通过第二连接杆42推动斜面推块4向下运动,此时,斜面推块4对两个第二折弯压块7施加推力,使两个第二折弯压块7之间克服磁性吸附力而在导片固定座5上做相背滑动,即两个第二折弯压块7分别向两端运动,两个第二折弯压块7在滑动过程中与折弯后的导线前端接触,并在斜面推块4的继续推动下,将导线前端再次折弯,使导线前端形成U形弯曲部,并将再次折弯后的导线端头压紧在导片折弯部61与第二折弯压块7的顶面之间,第二折弯压块7压紧完成后,下压板2的下压行程到位,此时下压板2两端的锁止钩21锁扣在端子本体1上的锁扣部11,如此完成整个机构的锁止,如图2所示,进而使导线的U形弯曲部与U形导电片6的导片折弯部61可靠压接在一起,两个导线通过U形导电片6实现电性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式防脱落单芯导线对接机械手的导线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折弯压块(7)相邻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斜面(72),所述推块本体(41)凸设有挤压块(44),所述挤压块(44)上设有两个对称的且与第一斜面(72)配合的第二斜面(45),所述推块本体(41)设有两个对称的且与第一斜面(72)配合的第三斜面(46),所述第二斜面(45)与第三斜面(46)处于不同的倾斜平面上,所述第二斜面(45)和第三斜面(46)分别依次与第一斜面(72)配合从而推动两个第二折弯压块(7)做相背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羽源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羽源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39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矿壁坍塌的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信息系统集成优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