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草香固体缓释卷烟滤棒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5293.8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4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笑;王颖;贾学伟;许春平;熊亚妹;袁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4D3/04 | 分类号: | A24D3/04;A24D3/06;A24D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边鹏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草 固体 释卷 烟滤棒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烟草香固体缓释卷烟滤棒,由复合滤棒以及接装纸组成,接装纸在包裹在复合滤棒外侧,复合滤棒包括空白丝束和缓释丝束;缓释丝束以均匀分布、中心分布或外周均匀分布的方式分布在空白丝束内部;缓释丝束包括粒径为0.1‑1000μm的微胶囊和醋酸纤维丝束;微胶囊均匀负载在醋酸纤维丝束上;微胶囊在醋酸纤维丝束的添加量为5‑50 mg/cm。本发明制备了一种烟草香固体缓释卷烟滤棒,抽吸时其香气与卷烟协调,增香效果明显,且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烟草香固体缓释卷烟滤棒。
背景技术
降焦减害是烟草行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国家局《烟草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未来要将“卷烟降焦减害迈上新台阶”。但是,低焦油卷烟的开发带来卷烟香味成分的缺失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感官体验。设法在滤棒材料中对卷烟香味成分进行增补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目前,有一些固体颗粒物复合滤棒的相关研究报道,例如将咖啡、可可香辛料、小米等香料做成固体颗粒物,添加于滤棒中增香。但这些颗粒物增香效果不明显,且不具有缓释效果。也有专利如CN108851209A、CN202842325U等将香料制成微胶囊后置于滤棒某一段中加香,得到的微胶囊滤棒虽然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但是香气与卷烟协调性不足、加香效果不明显、逐口抽吸释放不够稳定。
烟草提取物香味成分丰富,香味与卷烟协调,加香效果明显。因此,本发明根据以往微胶囊滤棒香气与卷烟协调性不足、加香效果不够明显、逐口抽吸不稳定等问题,开发出一种缓释效果明显、加香效果显著、与卷烟协调性好、抽吸释放均匀的烟草香固体缓释滤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之一,开发出一种缓释效果明显、加香效果显著、与卷烟协调性好、抽吸释放均匀的烟草香固体缓释滤棒。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向,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烟草香固体缓释卷烟滤棒,由复合滤棒以及接装纸组成,接装纸在包裹在复合滤棒外侧,复合滤棒包括空白丝束和缓释丝束;缓释丝束以均匀分布、中心分布或外周均匀分布的方式分布在空白丝束内部;缓释丝束包括粒径为0.1-1000μm的微胶囊和醋酸纤维丝束;微胶囊均匀负载在醋酸纤维丝束上;微胶囊与醋酸纤维丝束的添加量为5-50 mg/cm。
进一步的,微胶囊为包埋了烟草提取物的水包油型纳米或微米级小球。
本发明中,其中微胶囊为“水包油”型纳米或微米级小球,外侧为壳聚糖壁材,中心为烟草提取物;在室温时,微胶囊非常稳定,在运输和一般储藏过程中,包埋的烟草香料香味几乎不会释放;微胶囊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才会裂解释放。在烟支点燃时,随着热烟气到达滤嘴微胶囊区,前端的微胶囊开始裂解释放。随着烟支燃烧进行,后段的微胶囊也逐渐裂解释放,起到缓释均匀加香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向,提出了制备烟草香固体缓释卷烟滤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烟草提取物的制备;将原料粉碎后加入提取液,浓缩并加入乙醇脱蜡,并抽滤;
(2)微胶囊的制备;配制壳聚糖溶液,并将烟草提取物与乳化剂乳化后,与壳聚糖溶液混合,利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0后,滴加交联剂并于-20℃冷冻12h,于冻干机干燥24h即可;
(3)将微胶囊均匀负载在醋酸纤维丝束上形成缓释丝束;通过滤棒成型机分布在空白丝束内形成复合滤棒,在外包裹接装纸即可。
进一步的,步骤(1)原料为烟叶、烟草碎片或烟梗。
进一步的,步骤(1)提取液为石油醚,其中原料与提取液的质量比为1: 1-8。
优选的,原料与提取液的质量比为1:4。
进一步的,步骤(1)中原料利用提取液提取1-3次,合并石油醚层;并浓缩至原料质量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未经郑州轻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52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